4K144升级160再强一点KTCM27

北京根治手足癣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641.html

篇首语

确实是很适合入手显示器的一年,持续高企几年的面板价格一路下滑,非正常的加价显卡也逐步恢复正常甚至破发。加上Intel和AMD激烈竞争之下,牙膏被一脚踩爆,玩家们总算能以合理的价格提升自己机器的性能了。

价位放在去年,只能选择一些入门级的4K/Hz显示器,而在今年已经可以买到4K+/+MiniLED分区背光+DisplayHDR的产品。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KTCM27P20的升级版——M27P20Pro。4KHz+分区MiniLED背光,SONYM9同款的友达7.0面板,采用FastIPS降低响应时间。几百元价差升级新面板是否划算?希望本文的测试可以给大家选购4K高刷起到一定的参考。

开箱与设计

外观方面M27P20Pro和M27P20一致,采用四边窄边框雾面屏幕,纯黑主色调设计在点亮屏幕之前稍显普通。

支架部分支持90度旋转、升降,底座部分支持左右20度旋转,新的方形底座相对也比较节省空间。

支架下方留有走线孔方便理线,线孔槽颜色采用了比较萌的粉红色,让人有点想起小破站的主题色。假如把现有的外观配色推倒重来,出一个小电视造型的B站电竞显示器,是不是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打开方式?

作为4KHz显示器,M27P20Pro接口方面还是比较齐全的,提供了1*USBType-C(支持90WUSBPD,4KHz)、1*DP1.4(4KHz,DSC)、2*HDMI2.1。理论上可以连接4台设备,即使是笔记本+台式机+PS5+XSX这种极限搭配,接口数量也是足够用的。另外还提供了USB上线接口和两个USB3.0接口,支持KVM模式方便多设备切换。

配件方面依旧采用了独立纸盒包装,标配提供了1根USBType-CtoType-C,1根DP和1根HDMICable。电源部分依旧采用DC电源,输出为24V10A(W)。

控制方面是我比较喜欢的五维摇杆,操作和调节都比较方便,盲按精确度也会更高。

作为电竞显示器,LED灯带自然也没有缺席,模式方面支持单色和多彩循环呼吸模式。灯条亮度相对来说比独立的彩灯灯带要低,后续如果有全新模具建议可以加强灯光的差异化设计,比如作为背景氛围灯等。

虽然外型未变,但是屏幕方面M27P20Pro升级了友达的7.0面板,这块4KHzIPS面板也用在今年的很多高端电竞显示器上(比如索尼的M8)。相比之前的老款面板,换用了高压快速响应液晶(FastIPS),在响应时间方面提升非常明显。

搭配分区MiniLED量子点背光,色域方面覆盖标称覆盖98%的DCI-P3色域,以及%的AdobeRGB和%的sRGB色域,同时出厂经过逐片校准,标称平均ΔE≤2.0。

亮度方面SDR模式下标称亮度nits,打开HDR后峰值亮度可以达到nits,高亮度+广色域的观感还是很不错的,随手拍摄一组屏摄仅供参考。

实测数据——不错的响应时间

这次升级的友达7.0面板,最大的提升就是G2G响应时间,KTC官方标称G2G3ms。采用K实验室严苛的G2G测试标准,实测关闭过驱动条件下,平均响应时间3.94ms、最小响应时间1.84ms、最大响应时间7.08ms。

系统OSD内提供了3档过驱动设定,实测「低」模式下,平均响应时间2.89ms、最小响应时间1.84ms、最大响应时间2.89ms,轻度的OverShot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响应时间与OverShot非常均衡,推荐玩家使用该模式。

「中」模式下,平均响应时间2.68ms、最小响应时间1.70ms、最大响应时间4.70ms,存在一定的OverShot。游戏中可能存在轻度的鬼影现象,如果对车枪球游戏响应时间较高,在鬼影感不明显的条件下可以使用该模式。「高」模式下,平均响应时间2.72ms、最小响应时间1.27ms、最大响应时间4.84ms,OverShot较为严重,不太推荐使用。

从测试结果来看,这块7.0面板的响应时间确实很不错,如果以某些厂家的标准,甚至可能会把这块面板标注为G2G2ms。在关闭OD和OD「低」模式下,这块面板的G2G响应时间在4K//Hz当中属于相当不错的水平,即使是车枪球游戏也能够很好的胜任。

作为对比可以参考之前测试的老款4KHz屏幕,友达7.0面板的G2G响应时间只有前者(关闭OD6.09ms,开启OD3.98ms)的大约65%~73%,提升还是非常明显的。

▼先前测试的4KHzIPS屏G2G响应时间数据

色域部分。实测标准模式下,M27P20Pro覆盖了%sRGB、99%AdobeRGB以及96%的DCI-P3色域,基本和官方标称数据一致。

光度曲线部分实测为2.3,相比标准的2.2曲线略微偏低,色温部分维持在K~K左右,高低灰阶的色温一致性还是不错的。

默认SDR模式下,测得的默认对比度如下图,可以看出亮度和对比度方面都有明显的限缩,怀疑可能是这块面板专为HDR定制,在SDR模式下不得不降低了对比度来保证光度曲线。

将OSD内的对比度调至最高,对比度和最大亮度都有提升,光度曲线也变的也变的有些类似HLG,看起来7.0面板应该是为HDR设计的。

色温部分OSD内提供了冷、暖、正常三种模式,实测冷模式白点K,暖模式白点K,正常模式下白点K。色准部分,原生模式下平均ΔE仅0.54,最小ΔE0.14、最大ΔE1.66。sRGB模式下平均ΔE0.82,最小ΔE0.07、最大ΔE7.24,P3模式下平均ΔE1.08,最小ΔE0.24、最大ΔE4.21。三个模式下平均色准都1.0,虽然是游戏显示器,日常修图、剪辑视频相信也都没问题。

▼原生模式

▼sRGB模式

▼DCI-P3模式

不过由于采用了分区背光,9点均一性的表现一般,相比专业显示器还是有一定差距。不过用来打游戏,这种亮度差异基本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MiniLED与局域控光

传统的液晶显示器,由于背光部分的亮度是整体控制的(GlobalDimming),对于高对比度的画面,所能呈现的动态范围有限。由于液晶面板的黑画面其实也有不低的亮度,虽然灯牌区域可以正常显示,但是周边的黑色却显示为一片灰蒙蒙。

▼整体控光(上)VS区域控光(下),可以看到整体控光整个天空不是纯粹的黑色,而是一片灰色。开启区域控光后,显示器的动态范围大幅提升,整个天空是纯净的黑色。

区域控光技术是将背光划分为多个区块,每个区块的亮度独立调节。当显示画面时,根据画面的明暗不同的区块可以设定在不同的亮度,亮的区域可以维持高亮度,暗的区域则可以真正的暗下来,对比度从SDR的数千比一提升至HDR的百万比一。

不过传统分区背光技术由于灯珠数量的限制,往往分区数较少,一般只能实现几十到一百多分区。分区数量少,调光的精度不足,显示效果的提升就不太明显。Mini-LED相比传统LED尺寸更小,可以实现更多的分区数量,提供更精细的光控。同时Mini-LED更小的尺寸,也让LEDChip与面板之间的间距更小,不同背光分区之间的串扰/光晕也更小。

▼GlobalDimingVSLocalDimmingVSLocalDimmingwithMini-LED

▼Mini-LED背光,更小的间距带来更多的分区数,分区间串扰/光晕效应也更小

分区背光部分,M27P20Pro采用了颗Mini-LED灯珠,分区数为。实际测试分区模式为32X18,即每个分区4颗灯珠(2X2),每X个像素对应1个独立分区。

对比不同的画面,开启分区背光后,面板的动态范围提升还是相当明显的。尤其是在明暗差异明显的场景下,开启分区背光时黑色部分更纯净,nits的峰值亮度也可以更好的展现画面中的亮部区域。

当然如果画面本身整体亮度比较高,亦或是动态范围较小,开启分区背光和关闭分区背光的差异就没有那么明显了。当然想要更好的体验分区背光的效果,好的HDR片源以及支持HDR的游戏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部分超出本文的范围就不再展开了。

▼左分区背光关闭,右分区背光打开

OSD内提供了2个档位的局域控光设定,分别是「中」和「高」,开启后SDR模式下黑白格画面下测得对比度。

开启HDR后,可以正常抓取HDR信息,对应Tier为DisplayHDR。峰值亮度nits,最小亮度0.17nits,全局平均亮度nits。实测DisplayHDR测试画面下,最大白亮度.9nits,最小黑画面亮度0.1nits,对比度9。

KTC27英寸4KHzMiniLED显示器(M27P20Pro)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6%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旗舰店¥购买

结语

作为M27P20的升级版,几百元的价差(官方标价差)的条件下,虽然M27P20Pro没有更新模具和设计。但是全新的友达7.0面板,G2G响应时间表现还是非常好的,一改以往4K高刷G2G缓慢的问题。即使不开启过驱动,3.94ms的平均G2G时间,对于FPS游戏也没有问题。开启过驱动后,3ms以内(2.89ms)的G2G响应时间,画面的流畅度相比友达老款Hz屏幕提升还是很明显的(大约65%~73%)。

对于喜欢车枪球的游戏玩家而言,4K面板的响应时间表现确实越来越好,除开重度FPS发烧友之外(TM可能依旧会选择FHDHzTN/IPS这种极端电竞显示器),4K高刷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玩家的游戏需求了。好了,本篇文章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的观看。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并在评论区留言,我是KC,我们下篇文章再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49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