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上哈苏大腿,一加9Pro拍照变好了吗
华为握手徕卡,vivo握手蔡司,他们的拍摄水平都获得了明显提升,那一加与哈苏合作后,一加的新手机拍照水平如何?和之前相比提升明显吗?这是我在一加9Pro发布后,最感兴趣的问题,我想这也是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的。所以,我在拿到一加9Pro后,第一时间就是去拍样张了,并在经历过几个系统版本更新后,我觉得是时候说说这个问题了。
这次一加9Pro拍照最大的特点就是引入了哈苏的影像风格套件,这不仅是指色彩风格,还包括了高画质、低图像畸变等等特点,而一加为了配合哈苏影像的特性做了一系列的定制设计,包括用12bit色深RAW、双原生ISO等特性的IMX传感器的主摄,和自由曲面抗畸变镜头、10bit色深等特性的IMX传感器的超广主摄。
这两个传感器配合下,提供了丰富的照片色彩、超低的畸变成像效果,这两个特性在目前的手机产品中十分少见,让照片的质感提升很明显,整体成像有着接近相机画面感。简单来说,就是照片的色彩层次丰富加上低畸变拍出来的照片跟相机的画面感很接近,这是一加9Pro在拍摄时给我最大的感受。
为啥JPG只有8bit,还用12bit主摄/10bit超广?
屏幕的发光晶体管
接下来说说10/12bit色彩和超低畸变对于照片质感提升的帮助吧。先说色彩,我之前就说过10bit色彩的优势,但那主要是指屏幕在10bit色彩下的显示优势,但照片的10bit和屏幕是不一样的原理。
照片放大后就能见到每一个像素
在原理上,屏幕和照片都是靠众多的“点”排列成“面”而成的,只不过屏幕的“点”是通过3个红蓝绿三个发光颗粒调整明亮度来显示出不同“点”的色彩,而照片则是通过RGB三个色彩通道代码的结合来换算出单个像素“点”色彩,这两个成像原理相似,但运作起来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是通过光学发光原理,另一个则是色彩通过运算得到的结果。
JPG格式照片色彩位深一般只有8bit(24位)
照片的像素点是一个2维数组组成的矩形结构。每个格子里存放的是图片在此坐标处的像素的取值,即这一点的颜色值。而这个颜色值是需要传感器采集信息,生成RAW图像数据再转换成JPG图像的,但因为JPG格式色彩位深只有8bit的限制,所以RAW转换成JPG后,都是有损一部分的色彩、细节等数据损失的。说到这里,可能会有小伙伴懵了:这样的话,好像手机的摄像头超过8bit的色彩好像没有什么作用吧?
12bit和14bit的RAW调整后的区别(来源于网络)
有这个疑问其实很正常,当年在相机上也因“14bitRAW究竟有没有必要”而争论过一段长时间,而且相比现在,那时候的显示器主流只有8bit,也就是“真彩色”的水平。所以高色深RAW的优势不可能在显示屏上获得优势,因此JPG的8bit是足够了。但随着显示器开始出现真10bit后,高色深RAW的优势就凸显起来了,毕竟在图片调整上能更好的观察色彩和细节了。而这时候,单反相机的12bit和14bitRAW差异也能明显感知了,在经过-4/-5/-8EV调整后,差距就凸显出来了,14bit的细节保留、彩噪、阴影位置都有明显的优势。
造成这个差距最大原因就是色彩和灰阶的“量”了,上图是12bit和14bit的RAW灰阶差异,14bit是整整多了2档差距,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多了2档的宽容度,这对RAW的调整空间提升可以说是极为有用的,简单来说,如果12bit调整得比较极限,但离想要的效果还差一点,再拉就会出现明显的劣化现象了,那这时候,这2档的作用就极为就极有用了,毕竟如果RAW出现有损画质之后,在转换为JPG,这种损失造成劣化会更加明显。
再者,12bit与14bit就有明显的差距下,8bit跟10bit的RAW差距会更大。按照色彩的公式:8bit=2^8(R)*2^8(G)*2^8(B)=(色),10bit=2^10(R)*2^10(G)*2^10(B)=10.7亿(色),两者差距6倍,12bit跟14bit差距是4倍。所以,不要小看这8bit和10bit的差距,后期调整空间差距可大着呢。
再说回一加这10bit/12bit上,为什么说转换成JPG的8bit后,一加的照片效果也一样会更好呢?原因就在于这“调整空间”上了。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得出,色深越高,更多的色彩可以在高强度的调整下,依然不会出现色彩断层、彩噪等现象,这也是为什么说10bit的RAW可调整空间就更大。
一加9Pro的RAW与JPG的效果对比
再者,我们都知道目前的手机通过AI技术对照片的调整幅度是越来越高,当8bit达到瓶颈的时候,就需要通过10bit来突破了,而一加9Pro用照片来让我知道:这方法,可行。从上面这组对比就可以看得出,主摄12bitRAW能够保留更多的细节,然后通过内置AI算法让JPG的画面更加通透明亮,而且,细节保留也更加丰富,色彩也更为讨喜。当然,也确实存在一部分的画质损失的现象,但对于JPG来说,这损失算是很轻微了,不做AB对比的话,几乎察觉不到。
传统相机的RAW基础调整项目已经很多,还不包括美颜等算法
能得到这个效果,自然是得益于10bit/12bit的色深让手机照片的“调整空间”增大了。目前手机AI照片优化算法已经是在RAW时就开始了,其调整包括了曝光、白平衡、对比度、色彩、细节等对照片画面有有效优化的项目。这些在相机上都是需要通过用户后期在电脑上做得优化,现在AI全部完成了,加上现在多帧连拍技术早已在手机成熟应用,并开发出多种应用算法,通过连拍获得大量照片数据并加以优化修正,这正是手机拍照不仅方便也有好效果的原因。
而这庞大的数据量是需要在ISP图像处理芯片和CPU芯片的高算力支持下完成的,这也是为什么一加9Pro要搭载上骁龙这个高性能处理器的原因:更高性能可以在相同的时间里进行更多道处理程序和更大量的RAW数据。加上12bit色彩的主摄和10bit色彩的超广主摄,三者结合起来,正是达成哈苏色彩的先决条件了。
哈苏:一加的色彩灵魂
话题回到“哈苏”上,熟悉相机行业的小伙伴都知道,哈苏的色彩向来以“还原度高”而闻名。不像佳能、尼康、富士等日系品牌对色彩有着自己的理解,也不像徕卡、蔡司这一类有着自己品牌的严谨色彩系统的德系品牌,哈苏一直以来都是秉着“还原出真实色彩”的宗旨去打造自己的相机产品,并且这种坚持的程度,甚至可以用偏执来形容。而这种理念也被各个前沿机构所认同,就像哈苏的老客户之一:NASA。
要做到高度色彩还原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传感器“看”到的世界和人眼所见的并不一样,传感器把数据记录下来后,需要识别色彩判断算法“告诉”程序各个部分应该是什么样的。因此,要做到高还原效果,就需要色彩判断算法足够准确,也需要传感器收集的数据不能有偏差,两者缺一不可。
以往相机由于芯片的性能有限,判断算法只能基础的色彩识别,生成的JPG色彩一般都会强差人意,所以,专业类相机都会把RAW数据保留,让用户自行调整到合心意的照片色彩。但手机的性能限制问题却没有这么明显,再加上AI算法的加入,让判断算法有了学习能力,能够智能地把场景色彩还原出来,再加上AI色彩优化功能的加入,能轻松调整出色彩鲜艳的好照片。
而一加与哈苏合作,最重要的部分就是AI色彩调整功能了。因为对于手机来说,AI智能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推给用户了。但色彩高还原并不是只把照片的饱和度拉高,让画面看起来鲜艳通透就完事。而是要让AI学会拿捏不同场景下的“度”:如何才不会让照片饱和度过高,导致有种“假”的感觉,也不能让照片的饱和度过低,导致照片看起来不吸引甚至不讨喜。
一加也正是为了更准确的色彩表现而选择了IMX和IMX这2颗有分别有着12bit和10bit色深的传感器,并组成了双主摄结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大量的色彩数据,让最终的照片效果更好。这就是为什么8bit的JPG依旧使用上了这两个高色深传感器的原因。
一加X哈苏:行不行,照片说话
“色彩是一门学问”,这句话无论是放到摄影还是设计行业,都是合用的。而哈苏在这个事情上明显是摄影器材行业中,经验最丰富之一。一加9Pro所展现出来的拍摄效果就属于把“度”拿捏好的证明。而下面的样张的“哈苏味”,大家觉得对了吗?
先说说一加9Pro的超低畸变主摄,由于使用了自由曲目抗畸变镜头(类似于相机镜头中,采用了非球面镜片技术的产品),一加9Pro主摄所拍摄的照片畸变、透视会比一般手机要低很多,整体画面的视觉感受更接近使用了大尺寸传感器的相机所拍摄的照片。拍摄效果让我觉得很不手机。
超广主摄与广角主摄
另外,双主摄也代表着一加9Pro的高画质,无论是IMX还是IMX,都是目前少有的高色深传感器,在色彩和灰阶上有着很大的优势,换来的是强大的色彩表现和广阔的宽容度,在光线反差较大的场景下,配合有效的HDR算法,让风景照片的高光部分和阴影部分都得到很好的保留,照片的画面张力可以很好的表现出来。
虽然一加9Pro没有潜望式长焦镜头,长焦的画质表现还是没有让我失望,画面的清晰度有点超出我的预估,一开始还以为跟主摄会有明显差距,但实际上,是不放大查看是看不出的。我也想了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就拿别的手机来对比了一下,我发现原因出在了色彩上:哈苏色彩让照片的质感提升了起码一个档次。
说到哈苏色彩,我觉得这算得上是一加这次做得很正确的决策,不仅补足了一加的色彩表现能力,还让一加的拍照“Pro”了起来。正如上面说的,哈苏对色彩还原度十分执着,自然也有着独特的色彩理解,而且,手机和相机不一样,手机需要用智能的方式,让用户感受到色彩的美,所以两个品牌联手,就兼顾了高还原和高舒适两大特点。
拍摄样张时,我就明显感到一加9Pro的色彩跟市面上大多数手机有很大的区别,最直观的解释就是没那么鲜艳,但却很舒适。也可以发现,对于高饱和度色系表现,一加9Pro做得太好了,就如上图这种黄色的处理,很多手机只会黄色一片,但一加却能把细节拉满。
除了黄色,一加9Pro对紫色的处理也是很赞,这种粉紫色要准确还原出来,还真会难倒很多手机,而通过IMX的12bit色彩加上哈苏的色彩算法,让一加9Pro轻松做到了。
焦点放大
而且,这个主摄的画质确实好,即使照片放大到%也能看到超清晰细节,上图蝴蝶上的纹路都清晰表现出来。
12bit主摄除了色彩有大提升外,对于灰阶也一样有很大的提升,能让照片宽容度明显改善。因此,一加9Pro在逆光、强光等环境下,都能把整个画面光线处理得十分均衡,而且照片的细节也不会因为过高的对比让细节损失。
12bit主摄对色彩的处理很赞,10bit的超广也一样有不错的色彩表现,对于这种高饱和度洋红+蓝色的为主色,并且是逆光的场景,这个10bit超广的成像水准与主摄十分接近。
夜景是最能体现高色深优势的场景,主要就是多帧连拍技术加上强大算力的支持下,更优质的RAW数据能起到飞跃式的拍摄提升。就如上图这种超大光比环境,一加9Pro的夜景模式能做到不损任何一点细节,把场景中的绝大部分细节都展现出来了,而且,这是纯手持拍摄的,防抖性能确实强。
12bit色深的色彩优势也给一加配备的滤镜提供了更好的发挥空间,例如上图这个赛博朋克滤镜,色彩效果要比上一代进步了不少,虽然是夸张类型的色彩滤镜,但整体效果却给我一种十分自然感觉,仿佛就像场景本来就是这样的错觉,十分真实。
另外,一加9Pro的抗眩光能力也做得十分好,能够很好的抑制住夜景照片中常见的眩光、鬼影问题。而且,夜景模式对于各种光线复杂环境的处理都起到了很好的帮助,这样的优势,确实不是大多数手机品牌能拥有的。
最后说说一加9Pro的对焦,两个主摄都有高性能的全像素对焦功能,即使在弱光环境都可以进行快速对焦,也能避免像人文题材拍摄经常预见行人阻碍而出现的偏焦,简单来说,你可以完全信任一加9Pro的对焦。
总结:哈苏色彩是好东西,也需消化
经历过几个系统版本的迭代,一加9Pro的拍摄效果确实越来越好了,虽然在过程中确实出现过问题,但从目前的效果来看,结果是好的,能够看得到一加在不断解决用户反馈的问题。而其实这些问题,我觉得也是一加和哈苏的磨合问题了。
因为过高的还原度也附带着“难以驾驭”的特点,毕竟有摄影底子的用户普遍是具备相关的色彩知识的,他们懂得运用光线、运用色彩搭配等运用思维,所以高色彩还原的特性能帮助他们获得准确的色彩表现,无论是图片调整还是拍摄思路都可以流畅运作。
但对于没有色彩知识的用户来说,没有相关的色彩知识,只能凭感觉拍摄的话,就可能会出现拍出的照片不称心的问题了。而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门槛太高”,这对于大众用户来说并不是好事。这个问题也是一加在不断解决的,截止到完稿前,一加最新版本系统在智能拍摄上改善效果明显,我的拍摄过程也变得随心起来了。
作为一个拍照这么多年的玩家,也用了这么多手机,知道大众对色彩的喜好和摄影爱好者虽有交集,但方向是不一样的。大众更喜欢鲜艳舒服的色彩风格达到观赏。目的,而摄影爱好者更喜欢通过色彩搭配、光影反差来营造照片氛围感,赋予照片故事,达到观赏目的。
这两者都是为了达到观赏目的,只不过一个是通过手机AI的优化处理,让色彩鲜艳、画面清晰达到观感上“吸睛”效果,另一个则是通过摄影思维、技术,给予照片视觉引力,吸引视线,这是两个相似却截然不同的拍摄需求。对一加来说,他们要考虑到怎么样才能兼顾到这两个类型用户的使用需求,并且平衡好他们的喜好,取最适合的那个“度”,另外,哈苏庞大的色彩经验也需要一加花时间学习。
总的来说,一加和哈苏的合作方向是对的:照片不仅要漂亮,也要真实还原。花里胡哨只能赢得一时的喝彩,但在用户懂得相应的拍摄知识后,套路式的照片就不吃香了,只有在正确的方向不断走下去,路才能走得更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