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中的另类3分钟了解轨迹球的前世今生
来源:新浪众测
作者:请听我瞎掰
你知道世界上第一台鼠标是什么样子,什么时候诞生的吗?
而普通鼠标与轨迹球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鼠标经历50年的变革,你都使用过哪几种类型鼠标呢?
这款“另类”鼠标在这适者生存的时代里为何从未被淘汰?
要说现在电脑上的三大件,主机、键鼠、显示器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可真正和我们身体直接接触的莫过于键鼠了。而在鼠标的圈子里,你可认识“它”?
对于很多人而言,轨迹球的历史以及使用感受都会较为模糊,因为它并不贴近生活,只适用于部分商务工作人群。不了解它的消费者甚至会把它误认为是新科技鼠标产品,当然这也是情理之中。但是你知道吗?第一台轨迹球的诞生要比所有鼠标来得早很多。
鼠标起源一轨迹球
聊到轨迹球的起源,不得不从年,皇家加拿大海军发明了首个依靠手部运动进行光标移动的输入设备开始说起。
它实际上是将加拿大的5针保龄球放在了能够侦测球面转向的硬件上,后者再把侦测到的信息转化为屏幕上的光标移动。但由于整个开发项目属于军事机密,所以这种设计一直未能申请专利。当然“在当时电脑并还没问世”,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项技术以及原理就是创造鼠标最重要的因素!
而第一台鼠标是由斯坦福研究所的道格拉斯·恩吉巴特在年所研发,它被看作是现代鼠标的鼻祖。当时他也曾想到将来鼠标有可能会被广泛应用,所以在申请专利时起名叫“显示系统X-Y位置指示器”,只是人们觉得“Mouse”这个名字更加让人感到亲切(像老鼠一样拖着一条长长的连线),于是就有了“鼠标”的称呼。而第一台鼠标是用两个互相垂直的滚轮来收集两个坐标轴上(X轴,Y轴)的运动数据,它的功能也仅有(纵向移动和横向移动)两种简单的操作功能。
直到年轨迹球的到来,改变了鼠标定位方式。不但摆脱直向操作,在使用感受与便捷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效率。当然,在那个时代里没有LOL,没有吃鸡,更没有淘宝天猫购物网~在电脑的世界里只有干不完的商务工作,算不完的科学运算。
而轨迹球的出现,给了那个时代的设计师或是商务人士起到了天翻地覆的工作变化,不仅工作效率提升了,就连一些难以操作的曲线设计都不需要依靠绘图工具便可轻松完成。因此尽管在未来的三十多年里(光电鼠标、光机鼠标)的出现,都没能够动摇他在电脑周边的重要地位。
指尖上的新世界
回到50年后科技发达的今天,电脑似乎是每家每户休闲娱乐时的必备品,玩游戏或是逛淘宝都习惯用着光电鼠标。因为它的快速定位能力强,外观设计感超前,使用手感炙热。所以对于很多游戏玩家来说“心灵手巧是最高宗旨”。还有普通工作者或是浏览网页的人群,对于鼠标指针的移动精准度要求并不高,所以自然不需要使用到它,那么轨迹球到底是给谁用的呢?这么古老的东西为何在如今鼠标领域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
讲到这不妨先从轨迹球的运行原理开始说起,它的工作原理和机械鼠标的工作原理十分相似。“机械鼠标又名滚轮鼠标,当拖动鼠标时会带动鼠标底部滚球转动,从而实现电脑屏幕中指针移动”。
而轨迹球鼠标在工作时首先由滚轮的运动带动X和Y方向的转轴转动,转轴上固定的多级充磁磁体也随之转动,进而促使对应的霍尔软件发出信号,屏幕上指针的移动轨迹就有这个信号确定下来。轨迹球鼠标使用时只有上面的球在运动,基座不动,这种传感信号无需接触,避免了磨损现象。像现在的Google手机、黑莓手机等都已采用了轨迹球的工作方式,普通手机的方向按键也将被轨迹球所取代。
如果说这样介绍你还觉得太专业化,那就给你打个通俗易懂的比方“你可以把它当成倒过来的机械鼠标”其内部原理也与机械鼠标有很多的类似之处。它的最大优点就在于使用时不用像机械鼠那样到处乱窜,节省了空间,减少使用者手腕的疲劳。相对一般鼠标,轨迹球由于其设计上的特点,有定位精确,不易晃动等优点,适合图形设计,3D设计等...
人体工程学
就如刚才所说,轨迹球在设计建模或是一些需使指针精准定位的技术活上,那肯定是技压群鼠的。当然这只是它分内工作的一部分,传统鼠标的使用必须以手腕对鼠标进行拖动,长期以来,手腕部分的压力过大,高强度大幅度的拉动鼠标会加重手腕的负担,甚至造成手腕酸胀,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手腕病变,手掌不听使唤轻微抖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鼠标手。
使用轨迹球鼠标则可以减轻这方面的担忧,轨迹球鼠标并不会要求对鼠标进行拖动,我们是使用手指对轨迹球进行滑动从而达到拖动光电鼠标一样的效果,可以有效的保护我们的手腕。而且不需要移动鼠标使轨迹球在不平整表面或是狭隘的空间,都能自由使用。
从轨迹球问世到现在,设计师们不断创新,不忘轨迹球初心,从“人体工程学”角度出发,做到最适合鼠标手握方式,让使用者感受到最放松的使用效果,有效防止鼠标手。而ele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