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RTXGPU面世再续神话,庞大游戏创
今天凌晨,NVIDIA在CES上举行了特别演讲,其中包括游戏和创作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全新的发展方向。不到一小时的演讲包含了大量“干货”,相信不少小伙伴都看得云里雾里,所以MC为大家整理了NVIDIA在本次特别演讲中的主要内容,拿走不谢。
光追下探至入门级GPU领域,新一代“卡皇”降临触碰游戏GPU性能天花板
NVIDIAGeForceGTX和GeForceGTXTi可谓是两款非常经典的入门级GPU,即便已经上市5年之久,它们仍然陪着不少入门级玩家征战游戏世界。从Steam的显卡占比来看,截至去年11月,排名前五的游戏显卡中,除了GeForceGTX和GeForceGTXTi,另外还包括一款入门级产品——基于图灵架构的GeForceGTX。它并不支持硬件级光线追踪和DLSS,这或许在不少入门级玩家看来是一个小小的遗憾。不过随着NVIDIAAmpere架构的GPU性能大幅提升,光线追踪游戏生态的日益成熟,NVIDIA终于将硬件级光线追踪和DLSS下方到入门级GPU领域,推出GeForceRTX。
▲NVIDIA正式发布GeForceRTX
GeForceRTX基于NVIDIAAmpere架构,搭载第二代RTCore和第三代TensorCore,CUDA核心数量达到个,性能相比GeForceGTX、GeForceGTX和GeForceGTXTi提升非常明显。值得点赞的是,GeForceRTX搭载的是容量高达8GB的GDDR6显存,在上一代的基础上实现显存容量翻倍。会上NVIDIA也公布RTX将于年1月27日上市,建议零售价为人民币元起。那么RTX的性能究竟如何,是否能在p分辨率下给玩家提供流畅的光追体验,它是否能通过更出色的性价比说服玩家淘汰掉手里的GTX呢?我们会在GeForceRTX的首发评测中给你准确的答案,感兴趣的玩家千万不要错过。
▲GeForceRTX的性能远超GTX和GTX
“卡皇”宝座易主了!是的,你没看错!NVIDIA在本届CES上以“Onemorething”的风趣方式发布了GeForceRTXTi。它拥有目前可以傲视群雄的性能,并搭载24GBGDDR6X显存,显存速率达到21Gb/s,相比RTX提升约7.7%。NVIDIA在CES上没有公布GeForceRTXTi的CUDA核心数,但我们几乎可以肯定的是,GeForceRTXTi应该搭载的是“完整版”GA核心,也就是拥有84个SM单元,CUDA核心数达到个。至于它的GPU频率,我们将会在其首发评测中为大家揭晓。
▲GeForceRTXTi成为当之无愧的“新晋卡皇”
其实对于这位“新卡皇”我们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其市场定位。因为从目前的NVIDIAGeForceRTX30系列GPU定位来看,GeForceRTXTi已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游戏玩家的需求,而且还能提供足够流畅的4K光追游戏体验,而GeForceRTX则更适合那些对GPU性能和显存容量需求较高的内容创作者,那么“性能猛兽”GeForceRTXTi究竟定位游戏还是内容创作领域更为恰当呢,大家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看法。
两款全新的笔记本GPU报道,更多RTX30系列笔记本电脑正在路上
在本届CES上,NVIDIA还发布了两款全新的笔记本电脑GPU,它们分别是GeForceRTXTi和Ti笔记本电脑GPU。其中,GeForceRTXTi笔记本电脑GPU是NVIDIA首款引入将“80Ti”GPU引入笔记本电脑,它拥有速度更快的16GBGDRR6显存,NVIDIA表示其性能可以胜过桌面版GeForceTITANRTX,并可在p分辨率下提供超过fps的绝对流畅游戏体验。此外,NVIDIA还表示GeForceRTXTi笔记本电脑GPU的性能在GeForceRTXSUPER笔记本电脑GPU的基础上提升约70%,并且能在p分辨率下为玩家提供fps的流畅游戏体验。
稍显遗憾的是,GeForceRTXTi和Ti笔记本电脑GPU仍然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关于它们的详细规格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好在NVIDIA在本届CES上宣布,搭载GeForceRTXTi和Ti笔记本电脑GPU的产品将于2月1日正式上市,届时它们的具体规格也会公之于众,我们也会在GeForceRTXTi和Ti笔记本电脑GPU评测内容解禁之时为大家奉上它们的首发评测。
售价方面,搭载GeForceRTXTi笔记本电脑GPU的笔记本电脑建议零售价为美元起(折合人民币约元),而搭载GeForceRTXTi笔记本电脑GPU的笔记本电脑建议零售价则为美元起(折合人民币约元)。结合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我们认为搭载这两款新GPU的笔记本电脑售价应该会比建议零售价更高一些,其具体价格我们不妨拭目以待吧!
从这两款笔记本电脑GPU的命名规格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市场定位应该分别位于GeForceRTX笔记本电脑GPU和GeForceRTX笔记本电脑GPU之上,NVIDIA赋予它们的使命应该是给玩家提供更多的选择,并在综合表现上击败AMD的RadeonRXM和M。不过AMD也见招拆招,在此次CES上推出了型号为RadeonRXMXT的移动版GPU,其对标产品应该就是GeForceRTXTi笔记本电脑GPU,看来移动版GPU的“天花板”还没有达到极限值,NVIDIA或AMD后续还有可能继续“加码”。
具体到产品方面,NVIDIA在本届CES上表示,OEM厂商后续将会推出超款基于NVIDIAAmpere架构的游戏本和Studio设计本,其中不少产品将搭载支持G-SYNC技术的p显示屏,同时也不乏14英寸的便携式“性能猛兽”。此外,NVIDIA还表示来自华硕、微星和雷蛇的Studio设计本将采用GeForceRTXTi和Ti笔记本电脑GPU。值得一提的是,凭借NVIDIAAmpere架构带来的强劲性能,搭载GeForceRTXTi笔记本电脑GPU的Studio设计本能在3D渲染效率上比最新的MacBookPro16平均快7倍。
▲搭载GeForceRTXTi笔记本电脑GPU的Studio设计本能在3D渲染效率上碾压最新的MacBookPro16。
第四代Max-Q技术正式发布
在本届CES上,NVIDIA还为笔记本玩家和创作者带来了一个福利——第四代Max-Q技术。该技术主要包含3个部分:CPUOptimizer、RapidCoreScaling和BatteryBoost2.0。在笔记本电脑中,GPU和CPU需要共享一定的功率,CPU的效能对最大化性能来说非常重要,为此NVIDIA开发了CPUOptimizer。它能让GPU进一步协调全新CPU的性能、温度和功率,从而在提升CPU效能的同时,保证GPU获得足够的功率以输出更强劲的游戏性能。此外,NVIDIA还针对依赖AdobePremiere、Blender等计算密集型应用的创作者开发了RapidCoreScaling技术,它可以让GPU实时感知应用对性能的需求,从而为移动中的创意工作提供高达3倍的性能保障。在获得更强性能的同时保证电池的续航能力,这是玩家对游戏本不变的诉求。NVIDIA为玩家推出了BatteryBoost2.0续航增强技术,通过AI来控制整个平台,从而在GPU和CPU功耗、电池电量、画质和帧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而让游戏本的续航能力提升70%。
▲NVIDIA发布第四代Max-Q技术
NVIDIAStudio生态圈继续壮大
NVIDIA于年提出RTXStudio计划,旨在凭借其传统的GPU加速技术和效能,以及其基于图灵架构的GPU在光线追踪和AI计算方面的优势,为大量创意应用提供显著的性能提升,并帮助创作者全面加速工作流。近几年,NVIDIA一直在倾力打造RTXStudio生态圈,并协同硬件和软件帮助创作者尽情挥洒创意。
NVIDIAOmniverse:未来3D内容创作的趋势
目前,NVIDIAStudio软件包括专属驱动和数十个SDK,可为多个行业优秀创意应用加速。而在本届CES上,NVIDIA宣布NVIDIAOmniverse现可供数百万GeForceRTX和NVIDIARTXGPU的个人创作者免费下载。
▲NVIDIAOmniverse可以将不同的3D设计软件连接到一个共享的虚拟空间。
制作3D内容往往需要用到多个工具,如使用3dsMax建模,通过SubstancePainter设计纹理,然后使用虚幻引擎来合成场景。由于这些软件通常互不兼容,所以创作者把3D内容转移到不同软件时,需要多次导出和导入大型文件,这往往会耗费大量时间。NVIDIAOmniverse则通过把3dsMax、SubstancePainter、PixologicZbrush等独立的3D设计软件连接到一个共享的虚拟空间,一个程序中的修改会在所有相关的程序中反映出来。比如创作者修改模型的材质或鳍片后,该模型的最终渲染效果就能立即更新,如此一来整个创作流程就得到简化,创作者的效率大幅提升。
▲NVIDIAOmniverse允许创作者与本地甚至是全球各地的其他艺术家协作
更为重要的是,NVIDIAOmniverse还允许创作者与本地或全球范围内的其他艺术家协作,将它们最喜欢的应用连接到NVIDIAOmniverse打造的共享场景中。换而言之,一位创作者作出的修改会反映给另外一位创作者,这和我们熟悉的在线协作非常相似。此外,创作者还可以借助NVIDIAOmniverse实现NVIDIAPhysX5、Blast和Flow的实时物理模拟功能,完成符合物理定律的逼真模拟,同时也能通过光线追踪或路径追踪让创作者实时查看真实的场景。不得不说,NVIDIAOmniverse这样支持一个跨平台、多人协作的Studio应用很有可能成为未来3D内容创作的一种趋势,同时也是目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