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RX6600XT搭建一台A4游戏向清爽
又来装机了。
这段时间显卡价格依旧稳定,观望中想要装机的玩家很多也下调了自己的预算,这次装机就带来锐龙X搭配华擎RadeonRXXT的组合,前者8核心16线程,是绝大多数消费级用户 的 规格;后者则是基于RDNA2架构的桌面独显。
这样一套组合在测试中可以妥妥在P下轻松开启高刷,在分辨率提升到2k的时候依旧有不错的表现,如果不是追求 游戏画质或者4k分辨率,是完全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
这次性能测试放在了前面,如果对装机过程和美图比较感兴趣,可以直接拉到 。
关于RadeonRXXT
这块显卡在发布当天就引发了不少热议。
基于RDNA2架构打造,具备32组CU颗流处理器,核心基础频率MHz、加速频率MHz,匹配8GBGDDR6显存(bit位宽,16Gbps),拥有32MBInfinityCache,公版单8Pin外接供电,PCIe4.0x8通道。
从官方的定位来看,XT是主打P游戏场景的,不过2k分辨下表现也还不错。
这次的XT零售市场基本以非公版为主,对我来说,比较可惜并没有那块官方单风扇版本的ITX短卡。
这次拿到的是华擎的PGD幻影系列XT,华擎XT具备3个版本,包括了ITX单风扇短卡,双风扇和三风扇,能满足ITX玩家到A4乃至ATX机箱的装机需求。
PGD系列属于 堆料和堆散热的旗舰型号,黑红经典电竞配色,在外观上颜值确实非常耐打。
三风扇,细节设计到位,中间的风扇为半透明自带RGB灯效,左右两次风扇则为黑色,扇叶数量11片,叶片上有独特条纹结构,用以加强散热效率和降低噪音。
背面为一整块金属背板,同时做了前后贯穿式镂空设计,允许气流从背部流出,一定程度上增强散热效率。
从侧面来看,厚度被控制在了双槽范围内,其中PCB板长度接近双风扇散热设计的PCB,设计上比较紧凑,而供电上也只是提供了单8pin供电。
散热器鳍片数量不少,其中供电电路和显存芯片具备导热贴,其产生的热量部分也会被传导至一体式金属背板,左侧LOGO自带RGB灯效。
接口方面提供了3个DP1.4接口和1个HDMI2.1接口。
RXXT性能表现
测试平台配置:
CPU:锐龙X
机箱:乔思伯iPro
主板:微星BiGamingEDGEWIFI刀锋
内存:FURY32GB(16GBx2)DDR
SSD:希捷酷玩T
电源:美商海盗船SF
散热:利民FrozenMAGIC水冷白色+利民TL-B12W机箱风扇X3
主板显卡固件和驱动已经更新到 版,CPU同时开启了PBO模式。
因为这次要测试2k分辨下游戏场景,我准备了一台明基子品牌MOBIUZ的27寸2kHz高刷游戏显示器,EXQ,95%P3色域,支持HDR,支持AMD的FreeSyncPremium,刚好用以测试这套3A游戏主机性能。
EXQ同时还自带了5W低音单元,有自己的一套treVolo团队调教的2.1系统,音质还算不错。
首先是GPU基准性能测试。
各场景下测试数据,得分数据大家可以自己参考对比下,其中P分辨率下的FireStike跑分达到了,也是验证了主打P游戏场景。
3DMark的压力测试中,轻松通过Timespy压力测试,测试成绩99.7%,可以说非常 了。
PC-MARK10长测,针对于游戏环节跑分 ,为分,其次是数位内容创作,分,这两个项目主要是依托显卡。
P分辨率下游戏性能表现
所有游戏画质设置均在 画质上降了一档,这是为了照顾一些追求帧率,不太在意 画质的玩家。
P下的表现,在 画质下降一档,对于XT来说确实没什么压力,对于一些3A大作也能流畅的运行,帧率还不算太低,基本都超过60帧了,一些老游戏或者针对A卡优化的游戏甚至可以超过帧。
2k分辨率游戏表现
对于显卡来说,4K分辨率下压力会大很多,但是2K分辨率压力相对P并没有增加太多,从相同画质下的帧率就能看出来。
2K分辨率下帧率依旧能保持60帧以上,如果是对A卡优化到位的游戏,比如极限竞速地平线4,在自定义的超高画质下,也依旧能跑出平均93帧的成绩。
再适当降低画质,XT甚至可以喂饱2khz高刷主流游戏显示器。
A卡在光追上表现要差一些,但是支持FSR技术,目前支持FSR的游戏数量已经上来了,后续第二波不乏孤岛惊 6这样的重磅级大作,所以如果你的游戏支持FSR技术,配合3A平台加成,是否要认真考虑下你真的需要XT这个级别的显卡?
其他性能散热测试
X,单核成绩.3,多核成绩,多线程倍率为9.99;作为对比,X的单核成绩为.9,差距很小,多核成绩为,多线程倍率为14.67。
针对于X,R15成绩单核cb,多核cb;R20成绩单核cb,多核cb;R23成绩单核pts,多核pts。V-RAY测试中针对处理器的跑分成绩为。
针对于希捷酷玩,我做了详细的测试,分别在1GiB、4GiB、16GiB以及64GiB场景下利用CrystalDiskMark测试了读写速度。
从读写速度可以发现希捷酷玩读写速度非常稳定,基本都维持在MB每秒左右读取,MB每秒左右写入,其他数据也非常稳定。
TxBENCH读写测试成绩也接近。
利用HDTUNEPro测试读写掉速,将文件大小设置为GB,整个过程表现稳定没有掉速,现实中使用也很难连续拷贝超过G大小的文件吧?
希捷酷玩缓存上并没有缩水,目前的读写速度,能打败它的只有固态raid了,性能上一骑红尘。
是拷机测试,测试整套装机的温控和散热表现。
甜甜圈测试中,XT15分钟测试后显卡核心温度稳定在87度,平均80度,显卡功耗冲上了W,对于一款A4机箱来说,这个成绩我也很满意了。
AIDA64拷机测试,运行时长16分钟,主板温度稳定在42度,CPU温度稳定在83度,希捷酷玩温度稳定在42度。
此刻显卡温度 为86度,稳定在85度上下。
得益于低转速的利民散热风扇和乔思伯的内部大空间,这款放大版A4机箱散热和温控表现都不错,此前相同TDP的X在传统ATX机箱内表现也就比这个成绩好那么一点。
机箱其他硬件展示
先来看看乔思伯iPro,也是很有意思的一款放大版A4机箱。
这次的乔思伯iPro,是一款主打放大版A4体积,兼容性较强,支持旗舰水冷,可玩性非常高的ITX机箱。
正面简洁明了,全铝 结构,摆放桌面不突兀,尺寸为长mm,宽mm,不含脚垫高度为mm,体积不算太小巧,堪称A4PLUS+,但是相对于ATX机箱还是小巧了很多。
iPro的内部是大有乾坤,可以自由分仓,传统A4机箱设计是主板和显卡背靠背的平行结构,这样可以节省空间还能容纳全尺寸显卡。
iPro默认分仓为传统A4结构,主板仅支持ITX规格,电源可以选择在ATX、SFX以及SFX-L中选择,而显卡最长可以支持到mm,加上 支持旗舰水冷,这意味着ITX玩性能是可以顾及到的。
随机还赠送了另一套机箱后板,可以自己自由分仓,采用显卡直插主板的形式来装机,不过相对在一些硬件组合方式上会有一定限制。
顶部和底部都具备大量的镂空,用以辅助散热,顶部是磁吸散热格栅,可以直接拿下,底部具备一个防尘滤网,可以抽出清洗。
顶部按键区域做工也比较精致,具备一个C口,一个A口,3.5mm音频和麦克风接口,细节做工表现还是挺不错的。
7系锐龙,X,8核心16线程,7nm制程,TDPW,主流的水冷以及塔式散热均可压的住,我之前装过一台上一代X,也是A4机箱,但是无法增加机箱散热风扇,在后续温控表现不佳,所以针对高性能ITX主机,需要考虑的因素相对会比较多。
主板来自微星,BiGamingEDGEWIFI刀锋,这是一块微星B旗舰ITX小板,是搭建性能级别ITX主机不错的选择。
双M2插槽,WiFi6、M2散热马甲,该具备都有,接口方面也提供了2.5G网络接口、前置Type-CUSB3.2Gen1,内存插槽 支持DDR4-。
来自希捷PCIGen4x4规格固态,希捷酷玩TB,AMD平台也是目前能发挥这类固态极限能力的平台。
希捷酷玩具备两个版本,无散热和有散热版本,有散热需求的可以入手散热版本,不过我手头的微星主板本身就自带了一个散热风扇,所以直接考虑无散热器版本。
容量有GB、1TB、2TB以及4TB可选。
这次希捷酷玩还提供了FireCuda贴纸。
酷玩采用的主控为希捷认证定制的群联PS-E18,缓存颗粒来自海力士。
酷玩TB读写速度理论数值为MB/s,写入MB/s,这个恐怖的性能在后续GB文件持续拷贝测试中也没出现掉速现象。
内存来自金士顿FURY32GB(16GBx2)DDR,也是我手头的一套存货,0的频率不会在整套装机性能上拖后腿。
来自利民的冰封远境系列水冷,利民从风冷到推出水冷时间并不长。
搭配的风扇为TL-B12风扇,采用S-FDB轴承,转速不高,0RPM,可以保证不错的低噪音。
这款自带风扇并非RGB风扇,也是符合我装机喜好简洁的特性,并且三风扇是默认固定安装好的。省去了很多麻烦。
冷排水道宽度为1.55mm,水道壁厚0.28mm,保持低阻力,散热效率高,这里也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散热鳍片。
水冷管为高分子聚合物水冷管,外面包裹了一层编织网用于防剐蹭,冷排头为主流L型设计,外壳为阳极磨砂喷涂工艺处理的全铝 外壳,扣具采用免螺丝的卡扣式设计。
机箱散热风扇选择了三只TL-B12W,白色款,同样是S-FDB轴承,外带六年质保,毕竟是ITX机箱,辅助三个噪音不大的机箱风扇,用以应付极限游戏场景下的显卡高热量,同时保证不大的噪音。
电源来自美商海盗船的SF,SFX电源,虽然iPro支持ATX电源,但是在ATX电源状态下,采用水冷+底部三风冷散热的组合方式,安装起来会非常不顺畅,选用SFX电源就没太多问题,除非是对显卡性能有 的要求,W的电源也足够支撑起这个组合方式了。
这次就没有定制机箱线材了,美商海盗船自带的线材就非常方便走线,而且黑化玻璃加持下,基本看不到内部黑色的走线。
为了装机好看,搭配了一块ikbcX阴阳师onmyoji联名机械键盘,2.4G无线cherry茶轴。
这几年机械键盘的联名定制十分常见了,可玩性和个性化十足,如果不是对游戏操作过于 ,非游戏无线2.4G键盘的延迟也没那么夸张,也可以应付。
IKBC主打性价比的个性化,这把也是我用来收藏的非客制化键盘。
装机成品细节展示
首先聊一下iPro的不同装机方式,这也是这台机箱最有特色的地方。
iPro默认方式是显卡转接侧插,这个时候可以选择水冷方式,也可以选择风冷方式,但是风冷在显卡侧插转接对高度限制为77mm,除非你的CPU功耗不高,高性能处理器还是建议上水冷。
显卡直插需要改变结构,用上自带的机箱后板,直插状态下风冷可以支持塔式散热,限高mm,不过此刻底部散热风扇限制较多。
显卡直插还可以支持水冷散热,但是此刻就无法上ATX电源,需要更换为SFX电源。
这次装机用的是显卡转接侧插+水冷散热器的形式装机,也就是默认 种。
这里如果是ATX电源,留给电源走线以及底部散热风扇的空间就没那么多了,整体也会比较麻烦,建议使用ATX电源的时候使用定制线,并且要考虑散热风扇的厚度。
iPro自带的PCI-E转接线非常贴合,基本没有多余线材。
安装利民水冷整体还是比较轻松的,毕竟不用拆卸主板的原厂扣具,就是水冷的线材在iPro的机箱空间内还是略显麻烦。
因为ITX板型,内存距离水冷头比较近,如果是左侧位置走水冷线材,会和内存产生冲突。
换个角度,熊猫黑白配色还是挺好看的,显卡采用转接方式也能正面透过黑化玻璃看到全貌。
来点RGB灯光细节。
总结
华擎这张XT性能其实不错,可以说是P下的 ,在部分游戏场景里2k分辨率下也是能在相对比较高的画质下流畅运行,虽然针对P游戏场景,但显然在3A平台和 驱动的加持下,XT在2k分辨率下压力也并不是特别大。
目前A卡的短板在于光追,从对应的测评来看,AMD还需要在这方面努点力。
CPU方面,AMD依旧YYDS,9系锐龙方面一枝独秀,7系锐龙也可以笑傲对手,至少这一代差距是基本无法追平了,只能看对手下一代发力。
从温度散热控制来看,乔思伯iPro虽然是A4箱体,主板和显卡背对背不利于散热的场景下,搭配利民机箱散热风扇和水冷,以及自身不错的内部空间,GPU满载温度核心温度为86度,%负载的CPU温度也稳定在85度以内,风扇转速和噪音也不是很高,散热和温度完全不用担心。
XT的性能应付2k高刷显示器也是比较轻松的,这套装机搭配2k游戏显示器,比如明基MOBIUZ的EXQ,属于比较靠谱的选择,以后就算升级显卡,也是够用。
整套装机上手还是很轻松, 需要注意的就是水冷管,毕竟不是ATX中塔机箱箱体,这也是目前能上旗舰水冷的最小箱体之一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