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硬件综合表现太出色,聊聊我知道的最强电
对待电竞显示器我们一直都要在一些取舍上忐忑不安,TN的响应完美可颜色实在渣;IPS颜色好响应又不理想;VA屏可以说处在二者之间,颜色、响应都很理想,拖影又成了问题……反正就是这些参数就像压根的对立面,除了加钱几乎无法弥合。
还好厂家的进取心和玩家保持一致,面板从研发到生产都在努力,快速液晶材质的推出已经不止一种了,全新的Fast-IPS面板就是其中之一。它的特点就是在保持原有IPS颜色好的优点的同时又大幅提升了响应速度。而且面板原生的刷新率也从之前的Hz直接提升到Hz,追平初代大金刚的参数能力。
微星的MAGQRF-QD便是其中的一枝独秀,它的包装很简单,就是一个纸箱,右侧是显示器的外观,底部是显示器的型号,左下角还可以看到一堆的特征标签,将显各种参数都标得很清楚,2K分辨率、Hz刷新率、1ms响应速度以及GamingOSDAPP等。
MAG支架很厚重,掂量一下就知道做工非常扎实。支架和底座的拼装也很简单,直接将支架和底座对准、插上,底座的底部有手拧螺丝,无需工具即可固定。另外这个支架和底座的内衬都是金属骨架,看着就非常粗壮,底座和支架合计g,便能看出它的诚意了。
MAG的正面外观简洁,大方,没有任何拖泥带水,屏幕采用三边窄边框设计,对于多屏互联很友善。底部中间是微星的LOGO,旁边还有弧线造型,表面是磨砂材质质感挺到位。右下角底部是独立的电源键和电源指示灯方便使用。左下角还有一个定制的MacroKey按键,配合自带软件可以设置快捷功能,快速切换,非常符合玩家品味。
它的侧面效果,因为采用了外接供电,所以看起来挺薄的。而且主屏转到任何角度都不会超出底座的重心范围,所以它的日常稳定性表现非常棒,日常使用也完全不会侵占桌面空间。
背面看起来设计元素更多,左侧是必备的龙盾LOGO,表面是拉丝处理的,很有质感。左下角有一个红色的摇杆,摇杆的表面还有纹路处理,触感细腻。背面的中间位置有一大片的镜面部分,表面有回路纹理设计,上部貌似还有灯效,这里看着很赞。顶部是出风口,用于给显示器内部的元件散热,形成对流。
各种接口部分放在了背面的右下角,接口非常丰富,视频输入接口有四个,1个DP、2个HDMI、1个Type-C,其中Type-C接口还支持反向15W供电,日常无论是搭配显示器,还是搭配各种Switch主机使用,都非常的方便。再右侧是音频接口、USB上行和USB下行接口,可以拓展USB接口的同时,还能搭配GamingOSDAPP控制显示器,最右侧是DC的供电接口,供电单元是独立、外置的。
微星这款显示器的支架非常强大,全功能的,支持高低、旋转、俯仰等各种角度调节,日常使用会很方便。最低和最高的效果,可调节的范围得有10多厘米,行程很长。
旋转角度,两边几乎可以旋转90°,非常夸张。这种旋转角度日常使用会非常方便,可以通过特殊的角度搭配底座摆放,尽可能地减少对桌面空间的侵占,体验很棒。
还支持旋转调节,左右最大支持90°旋转,日常竖屏刷网页、看长图,得心应手。
俯仰调节的范围也很广,-5°~20°,MAG的多用途支架性能尽显无疑。
点亮之后,显示器的整体观感也很不错,桌面壁纸的颜色显示很棒,肉眼就能感觉到这款显示器的色域表现很赞。亮屏之后的边框表现依然还可以,黑条很窄。日常很轻松的就可以将显示器的刷新率设置到Hz,桌面的操作都会感觉到非常流畅。支持英伟达的G-SyncCompatible,搭配N卡使用可以在设置面板里面开G。
高刷对于FPS游戏才是体验最明显的,转头、拉枪之类的会非常丝滑,可以轻松的捕捉到敌人。吃鸡依旧算很火的FPS游戏,使用MAG玩很爽。进入游戏画面,简单的跑动、转动,就能感受到Hz的流畅、顺滑。
最后将显示器的响应速度开到最快,可以明显地看到画面拖影,这是因为相机最高处理60Hz,而Hz出来肯定是没法完美拍到效果的,除非停下来站着摆POSS,那就毫无意义了。实际上游戏画面的流畅是非常令人满意的,这块快速IPS面板的确可以将拖影效果控制很到位。
总结
微星这款电竞小金刚MAX电竞显示器MAGQRF-QD的综合表现非常棒,其采用了友达最新的8.2FastIPS面板,配合原彩量子点技术,实测其色域可以轻松覆盖%sRGB、%AdobeRGB和96%的P3色域。整体的硬实力非常优秀。响应方面,因为至今无法进行精确的响应时间测试,所以只能目测总结,这个屏在日常使用的观感和通过高刷的视频拍摄,可以看到这款显示器的响应表现还是非常优秀的,其响应时间无需怀疑,肯定在5ms以内。
综合体验方面,强大的多功能支架,支持高度、垂直旋转、俯仰、左右旋转,功能强大,一指到位!另外显示器的支架底座是方形的,占地面积很小,还很牢固,再加上Type-C视频输入接口,如果有Switch主机等视频的输入需求,这台显示器同样可以轻松满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