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miBookPro15深度体验
之前我对RedmiBookPro15进行了上手体验,相关内容大家可以参考《你强任你强,Redmibook一直都是性价比之王》。
它凭借金属外壳,和一块3.3K90Hz屏幕,给我留下了不错的第一印象。
当时我就表示会在一段时间之后更新这款产品的详细体验,然后……奈何最近新机太多,就一直咕到了现在。
在完成了手头上的任务之后,我今天对RedmiBookPro15在性能和游戏等方面的表现进行了更进一步的体验。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作为Redmi首款Pro级别的笔记本产品,它的实际表现如何。
作为一个优秀的打工人,我们的第一个测试环节自然要围绕性能和生产力展开。
先重温一下主要配置,RedmiBookPro15采用英特尔TigerLake-H35处理器,搭配16GBDDRMHz双通道内存以及GBPCIe固态硬盘。标配英特尔Xe核显,可选英伟达MX独立显卡。
我们拿到的这个版本采用英特尔i5-H,搭配英伟达MX,售价元。
在最新的CinebenchR23当中,只运行一轮的情况下,这颗i5-H的多核分数为。
有趣的是根据官方提供的排行榜,它的下面一位正好是i7-G7,而且大概也只有7.8%的领先。所以无论是四核八线程的规格,还是CineBench的跑分,都说明了这颗处理器基本上就是TigerLake-UP3的高频高TDP版本。
在之前体验华硕天选air的时候,由于时间关系我只在使用CPU-Z查看参数时顺便跑了下分,不过也正好拿来对比一下。
△RedmiBookPro15(i5-H)
△华硕天选air(i7-H)
可以看到,就算是TigerLake-H35目前最高的型号i7-H,也都采用了四核八线程的规格。
不过后者拥有最高可达5GHz的睿频,更大的L3缓存。
从实际跑分来看,i7-H的单核性能比i5-H高了不少,多核差距就比较小了。
考虑到两台电脑的定位和设计不同,对处理器的性能释放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如果你想要入手RedmiBookPro15的话,直接选择i5版本就可以了。
△惠普战66四代锐龙版(RU)
相比之下,我前两天测试的惠普战66四代锐龙版(RU)的单核介于两者之间。
得益于八核心十六线程的规格,多核性能实现了全面超越。
所以还是上面的结论,这次买i5就好,同时希望英特尔带着i7好好反思。
硬盘来自铠侠(KIOXIA),跑分如下。
按照惯例,我使用PCMark10,模拟了日常工作使用的情况。
参考这个,以及我最近两天使用RedmiBookPro15的体验。这款产品应对日常文字办公、修图等工作完全没有问题。配合独显提供的CUDA加速,比较日常的视频剪辑也可以搞定。
聊完工作,自然要开始打游戏。
从参数来看,RedmiBookPro15可以选用MX独显,虽然它的分辨率达到了x,日常游戏时应该还是会限制到x(或者x)。
这里我使用《最终幻想14》官方推出的测试软件,在x分辨率全高画质下对它进行了测试。
可以看到,在使用MX独显的情况下的分数接近,也就是说基本可以满足该分辨率下以最高帧率流畅运行游戏的需求。
如果你想要追求更高一些的分辨率,还可以适当调低画面选项。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了国民MOBA网游《英雄联盟》当中。
如果选择x分辨率,不仅可以特效全开,还可以体验一下高帧率,不过x全开就不要想了。
使用核显并且保持相同设置的情况下,最后的成绩只有左右,只达到了及格线。而且在换成笔记本标准画质之后,分数来到了左右,可以较为流畅的进行游戏。
也就是说,MX可以让RedmiBookPro15在工作之余,满足大部分网游以及一些单机游戏的性能需求。
至于核显版本,入手之前应该要做好不怎么玩游戏的准备。
接下来说一些在性能之外,较为主观的内容。
首先就是IoT以及多屏体验,RedmiBookPro15内置MIUI+、小米互传、小米云服务以及小爱同学。
其中MIUI+与华为的多屏协同有些类似,支持更新了MIUI12.5系统的小米/Redmi手机,而且现在已经可以开启最多三个页面。
相比之下小米互传和小米云服务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功能,可以实现文件传输、管理和部分云办公等操作。
对于首次登陆PC的小爱同学,RedmiBookPro15不仅可以通过图标唤醒,还设置了专属按键,并支持语音唤醒。目前已经可以用来打开软件、进行快捷设置以及控制米家设备,估计之后小米还会推出Windows平台的应用商店和米家等应用。
在这个按键的右上角,还有一枚独立于键盘的指纹、电源二合一按键,开机解锁十分方便。
我认为从以上设计可以看出Redmi做好笔记本产品线的决心,但是作为RedmiBookPro序列首款产品,它也有一些让我不太满意的地方。
首先就是接口。RedmiBookPro15的接口配置如上图,没有提供读卡器,HDMI版本为1.4(不支持4K
60fps),还有一个USBType-A为2.0。得益于十一代酷睿处理器,RedmiBookPro15提供了一个雷电4接口,理论上可以实现外置显卡、超高像素输出和扩展坞的兼顾。
我认为这虽然是一个不错的宣传点,但是大多数目标用户应该不会在短期内考虑雷电4设备,不过当做高速USBType-C接口也没有什么问题。
另一个就是前面提到的性能。
纸面参数最高的i7版本依然为四核八线程的设计,这使得它的整机性能比i7-G7这样的低压处理器高不了多少,而且用着更高的功耗却打不过隔壁八核的RU。
这并不能怪Redmi,毕竟TigerLake-H35带来了PCIe4.0以及雷电4,也可以在不插电的情况下更高的兼顾性能释放与续航。
最后总结一下,我目前依然坚持最初的观点,也就是RedmiBookPro15作为系列首款产品,是一个合格并且比较出色的产品。
毕竟它拥有还不错的处理器和显卡,3.2K
90Hz屏幕,雷电4接口以及优秀的做工和设计。它也是目前小米对AIoT和多屏体验等方面的一个总结,可能也是一个不错的新起点。对于这样一款产品来说5K+的价格确实十分合理,当然如果要入手的话买i5+MX版本就可以了。
关于之后的产品,可以考虑换成AMD锐龙(雷电4可以换成USB4)或者核心更多的英特尔处理器。其他接口统一为HDMI2.0和USB3.2Gen1,并且最好能内置一个读卡器。
屏幕的确出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