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尺寸OLED死气沉沉OLED笔记本至今

出处:太平洋电脑网作者:二十四OLED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逐渐获得了大众市场的认可,市场份额越来越多,OLED不论是在大尺寸的电视面板上,还是小尺寸的手机屏幕上,已经广泛使用。而近日,陷入困境的LGDisplay(乐金显示)进行重组时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裁撤四分之一管理人员。值得注意的是CTO(首席技术官)工作组也一分为二,其一负责基础研发工作,其二专注面板研发。此前的传言称,本次LGD内部的大洗牌就是为了放弃LCD保住OLED,作为目前OLED显示技术的最大推手,LGD此番人员变动和裁撤足以证明OLED在各大厂家的地位。虽然OLED在大小尺寸上持续发力,但中尺寸面板却没有看身影?笔记本对于能耗比较敏感,尤其是目前追求轻薄机身的趋势下,为了能够在保证续航的前提下硬件部分的能耗控制尤为关键。而根据同平台对比测试,在同一款机型采用IPSLED屏幕和OLED屏幕型号都达到同样画面水平的前提下,由于负载不同,使用OLED屏会使电池续航时间缩短10%-25%。其中在运行Peacekeeper上网冲浪测试程序时,电池续航时间受到的影响最大。这是源于目前大部分网页的背景采用白色,因此屏幕亮度很高,而根据当前的技术水平,完全发光的OLED显示屏能耗高于LED显示屏。因为OLED显示屏不需要使用背光源,每个像素都可以独立发光,当所有像素都发光时,OLED显示屏能耗会高出许多。所以在不需要所有像素放光的场景中,例如播放视频测试中的电池续航时间受到影响最小。目前市面上也有几款采用OLED面板技术的笔记本,但有一个共同点:采用4K分辨率的屏幕。4K在笔记本产品上即便是年的今天依然十分少见,这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局限。Windows在UI缩放的优化方面仍旧不尽人意,而受限于目前笔记本的图形性能表现,4K分辨率应用场景并不多,即使是移动端最顶级的RTX显卡,也只能勉强保证4K分辨率下流畅运行市面上各类游戏大作。而仅有一种选择也是目前的无奈之举,如果想要主流的2K或者P屏幕需要电脑厂商承担高昂的开模费用与生产线的费用,在采购方面也需要有一定保证,显然对于只能面向高端市场的OLED屏幕来说,这种做法并不明智。在显示器上比较很少见到OLED同样是成本的问题,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技术的迭代,目前的OLED屏幕在产能和成本上面已经有很大改善。但相对于成本更低且已经实现大批量生产的LCD屏幕相比,OLED在市场终端价格和供应量上面显然还不能与之媲美。目前27寸2K分辨率Hz刷新率的显示屏只需不到两千元,而一款27英寸的OLED显示器可能需要定价七千到八千元,即便是追求%sRGB色域的IPS专业级制图显示器也在六千元以内。显然这样的价格一般消费者真的难以接受,而显示器厂商也不太热衷于推出OLED显示器。OLED在对比度和广色域方面都有其优势,可能你会疑惑为什么不推出针对专业市场的制图或者视频监视用的OLED显示器产品。但实际情况是,OLED显示器虽然尤其优势,但在色彩还原的准确度上面较差,而需要优化到拥有准确色彩还原能力的产品价格也非常高。索尼PVM图像监视器采用的是17英寸的OLED面板,售价高达元,显然这类产品只瞄准于专业高端市场,而不利于OLED面板在显示器市场的推广。除了价格,OLED面板无法在笔记本屏幕和显示屏幕上有大面积应用,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烧屏。无论你是使用Windows还是MacOS,桌面上都会显示任务栏或者状态栏,这些长时间固定位置的显示部分很容易会造成烧屏的出现。为了减少烧屏的概率,自iPhoneX后采用OLED屏幕的屏幕采用了软硬件结合的方法,首先是内置了一块专门的显示芯片,作用是增强画质和抗烧屏的硬件级功能。在iOS系统的软件层面,底部的手势操作条和顶部状态栏每隔一段时间会轻微移动显示像素的位置,长期显示同一画面的位置出现烧屏情况,在软硬结合后也只能保证iPhoneX的OLED屏幕能够连续工作寿命约为小时。失利中尺寸面板OLED在大尺寸电视面板持续发力尽管OLED在中尺寸面板上没有发力,但也不妨碍其在高端电视市场上面的发展。通过提升产能,厂商价格补贴等措施来推广OLED电视。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电视品牌包括创维、海信、康佳、索尼等都已经在中国市场推出OLED电视产品,而作为主力推动OLED显示技术的上游面板供应商LGD,在今年启动了OLEDBigBang燎原之旅,计划将在全国16座城市进行巡演。中国家电及IT渠道商苏宁在南京总部举办了OLED巅峰盛会活动,发布了OLED电视市场推广战略。而最大线上家电销售渠道商京东也于5月17日在北京邀请LGDisplay、创维、海信、索尼等整机厂商和渠道商,举办了OLED联盟成立仪式。随着目前5G商用的加速,AIoT智能家居的普及和推广,对于OLED电视产品的普及也是利好消息。5G带来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时表现,消费者会要求更清晰的画质、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便捷的服务,显然这些对于目前已经到达技术天花板的LCD来说无法提供,响应速度快、拥有广色域和高对比度的OLED面板更适合5G场景下的使用。而AIoT对于全场景设备的需要也正好符合可表现卷曲、折叠、透明、双面显示等多种形态的OLED面板,可见在未来5GxAIoT的场景使用中,OLED的优势正逐渐显露出来。OLED在打入一线市场后,开始向二三线城市下沉。LGD举行OLEDBigBang燎原之旅的OLED巡演普及营销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让电视厂商、渠道以及媒体和消费者对OLED有更直观的认知和体验。据介绍,未来LGD将进一步扩大推广OLED技术的范围,全面覆盖中国大、中、小城市,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OLED。发展二三线市场主要是由于目前国内电视行业已经进入了稳定期。在一线城市接近饱和的状态下,只能挖掘下沉市场的潜力。相较欧美发达国家市场,中国OLED电视的渗透率仍然较低。相关数据显示,年1-4月,在单价美元以上的高端彩电市场,美国、欧洲OLED电视的渗透率分别已达到42%和55%,但中国OLED电视的渗透率只有17%。想要真正挖掘二三线市场的潜力,需要将OLED的画质优势真实有效传递给普通的消费者。随着年第三季度LGD在广州8.5代OLED面板生产线的正式投产,OLED面板在供应量逐步提升,成本也在逐渐降低,为OLED大规模普及补上最后一块短板。随着5GxAIoT的新时代到来,LCD电视产品面临发展的困境,OLED产品或许也已处在大规模普及的前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619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