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汽车制造商为什么都开始造机器人了

治疗白癜风的知名专家 http://m.39.net/pf/a_5153471.html

记者

周纯粼

编辑1

汽车制造商研制机器人在当下似乎已经成为了行业新风潮。一些汽车行业人士认为,智能汽车是机器人的基础形态。但也有人持相反观点,认为机器人是验证智能汽车功能的试验载体。这个问题就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千古难题一样没有答案。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汽车与机器人的融合已经从赛博朋克的《变形金刚》系列中走进了现实。只不过,这种融合从纯粹的机械结构之美变成了与“0”和“1”相关的算法进化。

而“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也将代替“功率”和“扭矩”,成为汽车的新标签。

今年8月20日,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在其总部举行的人工智能(AI)日上发布了一台名为TeslaBot的人形机器人。

公开资料显示,该机器人由特斯拉车型上的FSD车载计算机、视觉感知系统和40个微型电机组成,高5英尺8英寸(约合1.72米),体重英镑(约合56.7千克),同时会有一块屏幕作为脸部交互。

概括而言,它搭载了特斯拉汽车上的一系列软硬件,是特斯拉汽车的“人形形态”。

它拥有与人类类似的双手双脚,能够以约5英里/小时的速度移动,是人类正常步行速度的两倍。四肢使用40个机电推杆进行操作,通过力反馈感应实现平衡和敏捷的动作。

TeslaBot将特斯拉汽车上的Autopilot系统摄像头充当成机器人的视觉,而车上的完全自动驾驶计算机(FSD)将充当机器人的内部器官,帮助它作为家庭的一个生产成员进行操作和运作。此外,神经网络规划、标签、模拟等工具也将被用于帮助特斯拉机器人高效运作,同时准确地执行任务。

那么这台在公路上可以识别障碍物、变换车道等辅助驾驶的机器成为了“人”之后能做些什么?特斯拉给出的答案是“从事人类最不愿意干的——危险、重复或无聊的工作。”

除了完成跑杂货店、捡拾家庭物品等日常任务,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我相信人们会想到一些非常有创意的用途”。

将智能汽车变成人形机器,这看似只是一个有趣的技术试验,实际上展现了特斯拉未来的产品逻辑。

马斯克表示,制造机器人是合乎特斯拉的产品逻辑,因为特斯拉汽车是机器人,特斯拉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公司”。此前,马斯克一直坦率地表达了他希望特斯拉成为机器人汽车公司的愿望。在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表示,“我认为从长远来看,人们会将特斯拉视为一家人工智能机器人公司。”

无独有偶,从创业之初就从各方面“对标”特斯拉的国内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最近也发布了机器人,准确地说是机器马。

今年9月7日,小鹏正式公布了生态企业的一名新成员——深圳鹏行智能研究有限公司,并发布了首款智能机器马第三代原型机。

小鹏汽车官方资料显示,该智能机器马在动力模组、运动控制、智能驾驶和智能交互等方面都是实现了对以往足式机器人的技术突破,具备可骑乘、强自主运动、情感化交互的能力。

这款智能机器马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融合了视觉、听觉与触觉交互。其面部还配有曲面显示屏,拥有丰富的表情与肢体语言,与人沟通更为直观。

此外,这匹机器马融合了小鹏汽车全栈自研的智能驾驶技术,采用了视觉加激光雷达的感知系统,具备自主运动能力,可以满足小朋友的骑乘需求。

对比可以发现,小鹏机器马与TeslaBot都将公司汽车产品上的先进传感器和算法运用到了机器人上。

这样一来,小鹏汽车、鹏行智能、以及小鹏汇天三家公司就凑齐了车、机器人、飞行器三种场景工具。其格局虽不如马斯克帝国中构建的汽车、太阳能、火箭那样宏大,但也已经初步勾勒出了一幅未来智能世界的画卷。

更早之前的8月10日,刚踏入汽车行业门槛的小米公司同样发布了一台机器狗,名叫“铁蛋”。谈及“铁蛋”,小米集团智能办公事业部总经理表示:“从长远来看,我们是想为未来的智能制造、还有汽车储备人才,积累一些基本的技术和算法。”

这些新型创业公司或者刚进入汽车行业的公司为何都喜欢造机器人?他们是不务正业吗?还是背后有更远大的思考与布局?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首先,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典型体现。发布机器人可以吸引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49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