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屏旗舰的文艺复兴
文
航通社,作者
书航
对已经厌倦了又大又沉,连裤袋都塞不进去的手机的人(包括航通社社长)而言,iPhone12Mini的发布是我们已经期待到麻木,原本不抱希望会出来的一个惊喜。
与5个月前刚发布的第二代iPhoneSE不同,缩小的可以说只有屏幕尺寸和电池容量,它在性能和配置方面毫不缩水,是不折不扣的“小屏旗舰”。
以前,当手机厂商推出小尺寸手机的时候,通常只是将其作为主力旗舰机型的一个功能缩减版、初级版或“青春版”。苹果为什么选择了现在这个时间点,发布在小机身内融入主力配置的机型?这可能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小屏机,这回不是“青春版”
如果读过航通社此前写数码产品的一些文章就会发现,社长是对小尺寸机型有特殊偏爱的那种人。SurfaceGo出来不久,社长就马上买了作为主力机型;之后还买了一块三折的蓝牙键盘配手机,以便有些场合不带电脑也可以应急。此外,社长曾经期待过跟iPadmini一样大的小米平板出x86版本(此后惨遭打脸)。
然而天不遂人愿,小屏设备的发展在这几年基本陷入了停顿,特别是手机。厂商长期把大屏与高配置、小屏与中低配置捆绑起来,所以你很难说小屏机市场的萎缩,是因为消费者纯粹不喜欢小尺寸,还是因为买不到小巧又高配的机型,只能无奈放弃。
这一回,iPhone12mini终于实现了一波“野生产品经理”几年来的夙愿,在小尺寸机身上采用同样的刘海屏设计。也因此,它虽然拥有比iPhoneSE更小的外尺寸,却拥有更大的屏幕。与其说iPhone12mini是小屏幕手机,倒不如说是小尺寸手机更贴切。
它采用跟其他同代机型一致的A14仿生芯片,一致的前后摄像模组,一致的对5G的支持,以及一致的更坚固的玻璃材质。这次的mini和其它版只差在屏幕尺寸、电池容量和不支持双卡上。
iPhone12mini给我们带来的惊喜非同小可。长期以来,小屏手机爱好者只能在三星S20,或者尺寸差不多的国产安卓机当中凑合着挑选,即使最小的机型,其外尺寸和重量也不见得有多小。现在iPhone12mini实现了近年来罕见的一种尺寸与配置的搭配,接下来就看安卓阵营是否要跟风升级一下小手机的配置了。
小屏手机为什么不好做
小屏手机的卖点是便携,但人们不愿意为这样的便携而牺牲对性能、续航的要求。
问题在于,人们对于手机性能和续航的期望值被大屏机拉高了。大屏手机意味着有充足空间部署更多的高级芯片和传感器,也意味着塞得下更大的电池。
这支持那些需要大量消耗内存的应用跑得更快,无形中吞噬着电池用量。人们用过这些又快又好的大型应用之后就“回不去”了,所以手机应用越做越大,有的对性能的要求甚至超越了PC版(如有)。
小屏手机如果做高配置,又搭配更小的电池,必然带来续航“血崩”,降低体验。所以,当人们知道iPhone12mini电池容量是mAh的时候,也会怀疑它充一次电可以撑几个小时。虽然A14会带来在省电模组上的改进,但架不住这次支持的是“电老虎”5G网络啊。
人类什么都想要,但任何时代的数码设备也不能兼顾到所有的需求。如果必须在便携、性能、续航乃至颜值等方面n选一,人们很容易牺牲掉便携性。
也许你看到过数据显示,消费能力相对较强的女性群体,更喜欢屏幕大一点的机型。接电话时“显脸小”只是次要原因。更重要的是,她们大都是带包出门的;手包足以塞下一个小型的平板,但是却只用来放手机,自然绰绰有余。
屏幕尺寸的扩大还带来一个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屏的用户体验。那就是大屏幕做出来,跑在上面的应用就会把空间占满。
举个例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