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显维修实例又两则
例1Humachine.15英寸数控彩显亮度不稳,有时黑屏。检修:打开彩显后盖,依上例思路检测,基本正常。以为加速极高压滤波电容C不良,更换后故障消失,认为已修好。但在翻动整机后开机,故障又现,表明真正原因并未排除。在黑屏时,慢慢调高加速极电压,测其电压比正常值V有较大的提升,并且有图豫出现,所以怀疑故障点在亮度形成与控制电路。把加速极电压调回原值,测栅极(G1)电压为-V,不正常。正常时栅极电压应随亮度调节在-40~-70V之间变化,按动电路板的亮度控制部分电路时,图像出现,有时又闪烁不定,此时可以确定某电路接触不良,但认真仔细察看检测又找不到接触不良点(此机为未使用的新机),把这部分电路重新补焊一遍也无济于世。修至此,只能大概画出这部分的电路图来慢慢研究。画图的关键是要找准切入点。本机是利用高压包绕组产生脉冲电压后,经二极管整流成负压,然后和某正电压叠加后送到栅极。所以可从高压包各脚中找出一个和二极管负极连在一起,且有V电压输出的那一路电路,画出相应电路,如图2所示。当开机时,高压包⑧脚产生的脉冲电压经D整流、C滤波后从R送出一个-V电压到A点,同时,+12V电压经Q、R68后也送出一个正电压至A点,于是在A点就形成个负几十伏的电压加到栅极。当调节亮度时,CPU送出一个控制电压到Q基极,此电压用以控制Q和Q的工作状态(也就是控制它们导通程度),以达到改变送到A点的正电压量,继而达到改变阴栅极间电位差,最终使亮度发生变化。根据以上分析,当显示器处于黑屏时测Q基极、发射极电位均为12V,Q截止,接着测Q集电极为12V、发射极为2.1V,而基极不管屏显是否正常均为稳定的2.5V(具体值随亮度调节而变化)。从这可看出Q的be结电压太小,Q的截止是因为Q的截止引起的。据图2所示,Q发射极通过R接地,发射极电压不应该为2.1V。用万用表笔测R的接地焊点,其电压在2.1V~0V间飘动,此刻屏显亮度也不稳定,直接用导线将其点接地后,故障消失。此例是由于R接地不良引起亮度控制电路工作不稳定。正常时Q和Q的工作电压值如图2标注所示。
〔例2]FUJITSU(富士通)牌15英寸彩显(型号FMVDP84Y)开机瞬间显示屏左上角有耀眼光斑闪现,整个屏幕无图像,满屏隐约出现直的、很暗的、朦胧的色带,关机瞬间有正常的光斑闪现。检修:此故障乍看上去很奇怪,根据现象,判断行、场扫描电路正常,怀疑视放、聚焦电路有故障。但照此想法去修,一无所获。回想曾经修理过同型号的显示器,故障是水平一亮线,经查是图3所示的场输出集成块TDA和其④脚的负压供电电阻R损坏。更换R和TDA后,水平一条亮线消失,但因所用TDA是拆机件,尚有问题,因而也出现类似本例故障现象想到此,本人马上直接检测场扫描输出电路,测出的异常电压如表1所示。从表1即可看出IC(TDA)已经损坏,把它和R一起更换。此时不要以为检修任务已经完成,而要例行检查开机瞬间各路输出电压和其它部分电路是否正常。在开机瞬间,测+B电压及TDA②脚电源端电压,分别从58V和18V下降到53V和15.5V后稳定,但此电压还是比正常的50V和14.5V偏高,由此证明TDA损坏与电源开机瞬间电压稳压不良有关。电源稳压调整电路的简图如图4所示。开机瞬间电压输出升高,重点检查KA⑦脚和②脚的共同供电电容C,拆下发现有明显漏液,容量约在5F左右波动,充放电正常,更换后各路输出电压恢复正常。当此电容有漏电或容量减小到一定程度时,会使KA②脚误差放大器反相输入端的电压下降,与同相输入端基准电压比较后控制KA⑥脚输出的驱动电压,使开关管的导通时间延长,输出端电压上升。当过一段时间后,C两端电压逐渐升高(当然这段时间极短),KA②脚电压也逐渐接近正常值,输出电压也逐渐回落到正常值。有关TDA的各项电压和阻值的正常值请见表1。
此后又维修多台同型号显示器,也是TDA损坏,但较多表现为水平一条亮线,本例故障现象的形成原因却不知道,请知者指点,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