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MiniLED到分区控光KTCM27

本文分为两部分,1.分区控光、MiniLED以及HDR介绍,2.KTCM27T20MiniLED显示器M27T20评测。全文约字,可以根据兴趣跳转至对应段落,文章稍长建议先收藏再看。

分区控光、Mini-LED与HDR

由于游戏显示器在整个显示器市场出货占比越来越高,加上今年面板整体降价,各大品牌的游戏显示器产品线,在价格上已经越来越卷。如果说年是27英寸QHD高刷显示器崛起的一年,那么年的新关键词可能就是Mini-LED+分区背光,毕竟4K高刷除了成本很高外,即使开启FSR之类的超分技术,4K/Hz性能需求依然超出大部分玩家手头的配置。

如何进一步提升现有产品体验呢?HDR技术可能是不错的选项。HDR(HighDynamicRange)字面意思上指的是高动态范围,这个概念是相对于目前标准动态范围(SDR)而言。针对HDR,视频行业、拍摄设备行业、显示器行业都有不少的标准,虽然订立标准的出发点不同,但是最终的目标都是在当前技术下提供更好的HDR体验。

SDR显示器亮度范围0.05nit~nitHDR显示器目标亮度范围0.nit~00nit(现阶段技术规格在0nits左右,远期目标00nits)

▼SDRvsHDR

▼HDRvsSDR,HDR提供了更大的动态范围与更绚丽的色彩

一直以来显示器、电视无法很好显示HDR内容的原因,就在于无论TN、IPS还是VA技术,所能提供的对比度最高也只有~:1(VA)。相对于HDR要求的百万级对比度,普通液晶显示器是无法实现的,为了进一步提升液晶显示器的动态范围,区域控光(分区背光/控光)技术应运而生。

传统的液晶显示器,背光部分的亮度是整体控制的(GlobalDimming),对于下图(LASVEGAS灯牌)这种高对比度的画面,所能呈现的动态范围由采用面板的对比度决定。由于液晶面板的黑画面其实也有不低的亮度,虽然灯牌区域可以正常显示,但是周边的黑色却实际是一片灰蒙蒙。

▼整体控光(上)VS区域控光(下),可以看到整体控光整个天空不是纯粹的黑色,而是一片灰色。而采用区域控光后,整个天空是纯净的黑色。(由于相机宽容度限制,高光部分由于拍摄导致过曝)

而区域控光技术,则将背光划分为多个区块,每个区块的亮度独立调节。当显示画面时,根据画面的明暗不同的区块可以设定在不同的亮度,亮的区域可以维持高亮度,暗的区域则可以真正的暗下来,对比度从SDR的数千比一提升至HDR的百万比一。

不过传统分区背光技术由于灯珠数量的限制,往往分区数较少,一般只能实现几十到一百多分区。分区数量少,调光的精度不足,显示效果的提升就不太明显。Mini-LED相比传统LED尺寸更小,可以实现更多的分区数量,提供更精细的光控。同时Mini-LED更小的尺寸,也让LEDChip与面板之间的间距更小,不同背光分区之间的串扰/光晕也更小。

▼GlobalDimingVSLocalDimmingVSLocalDimmingwithMini-LED

▼Mini-LED背光,更小的间距带来更多的分区数,分区间串扰/光晕效应也更小

当然,除了LCD+Mini-LED分区背光技术以外,OLED也是实现HDR的一个选择。但是与手机行业OLED屏幕的统治地位不同,显示器的面积更大、亮屏时间更长,OLED的寿命/烧屏与全屏亮度不足的缺点,让它并不太适合作为显示器使用。同时由于良率较低,OLED显示器价格往往非常高昂(动辄万元以上)。MiniLED+分区背光,相比传统LCD显著提升了对比度、峰值亮度以及色域,全屏亮度也可以达到nits以上。对于HDR应用来说,目前的Mini-LED以及未来的MicroLED,可能是五到十年内显示器的最优解。

由于TN对比度、色偏等特性都较差,除了FPS游戏显示器(TN响应时间依旧是目前最好的)外,高端显示器市场基本已经没有TN屏。搭配分区背光的显示器自然就分为两类:

IPS+分区背光VA+分区背光

这两种液晶技术在显示器领域,基本各占半壁江山,在主要的属性上也是各有优劣。

响应时间方面,随着快速液晶的导入、OD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游戏IPS显示器标称G2G时间在0.5~2ms之间。不过由于厂家会根据面板选择较理想的测试灰阶,同时也会忽略Overshot(过冲),实际目前IPS游戏显示器实际的G2G大都在2~5ms之间。VA目前也已经广泛采用全新的快速VA液晶,响应时间会比IPS略高,实际测试一般大于~5ms。对比度方面,目前IPS负向液晶已经实现最高:1的对比度,但是相比VA~4:1的对比度仍然落后。得益于更高的对比度(黑场更黑),VA搭配分区背光时效果更好,全局对比度更高,光晕效应也显著由于IPS产品。(因此在最早导入分区背光技术的TV领域,大部分厂商更多选择VA面板。)

▼IPS与VA各有优缺点,用户选择具体产品的时候,应该考虑产品的缺点是否影响自己的使用,产品的优点能否让自己使用更加舒适、便利

SDR与HDR

在这部分科普的结尾,可能是本文最晦涩难懂地方,即SDR与HDR具体的差异。很多用户会在打开HDR时,会遇到如下几个问题:

显示设置-打开HDR后画面偏色严重显示设置-打开HDR后画面颜色正常,但整个显示器亮度变低,部分HDR视频亮度依旧正常显示设置-打开HDR后画面颜色正常,但整个显示器亮度变低,只有HDR视频才可以看到较亮的画面,但显示器的亮度不可调

问题1(打开HDR后画面偏色严重),大部分情况下是由于显示器未开启HDR,或是显示器不支持自动HDR(即系统打开HDR后显示器自动切换到HDR)。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在显示器的OSD内,找到HDR选择打开即可。

问题2(仅有部分HDR视频亮度正常)的成因相对较为复杂,可能是播放器未能支持播放片源的HDR编码,也可能是片源本身编码问题。对于这种情况,除了更换播放器、片源以外,也可以考虑临时关闭HDR模式。

而问题(开启显示器亮度不可调),其实涉及SDR与HDR的一个主要区别,EOFT(电光转换)函数与OETF(光电转换)函数。

在未开启HDR的时候,显示器其实工作在我们常说的光度曲线下,即我们传输和显示的内容并不以亮度编码,而仅以最亮(8bit/10bit)和最暗(8/10bit0)。调节显示器的亮度,就可以让画面整体更暗或是更亮。HDR模式下,很多内容采用PQ(PerceptualQuantizer感官量化,SMPTE),编码信息包含了绝对亮度信息。即画面中包含诸如火焰、太阳、花朵等任意内容的亮度信息,显示器在知道绝对亮度信息的情况下,直接会将画面中对应部分以绝对亮度显示出来(因此显示器的亮度值不再需要/不能调节)。(此外也有诸如HLG等编码方式)

▼SDRGamma光度曲线

▼SMPTE(PQ)定义的EOTF线性化方程,建议大家不要深究此图,直接跳过避免烧脑

KTCM27T20

开箱与外观设计

M27T20外包装方面采用黑色主色调,内部使用了相比泡沫板更好的EVA树脂,电源线、视频线材都统一收纳在纸盒内。作为定位高端的Mini-LED显示器,包装方面相比入门机型提升不少。

支架方面也换成了方形底座+旋转升降支架,相比之前我吐槽过的三角底座,质感和摆放方面都更好一些。底座安装部分依旧使用快装设计,将支架臂插入底座,直接用手拧紧顶部固定螺丝即可完成安装。

线材、电源线部分都在附件盒内,随机标配DP线*1、HDMI线*1,线材上也有品牌LOGO和长度标识(1.5米)。电源部分生产商为深圳索源科技,输出24V10A(W),考虑到机器的USB-C接口支持90W电源输出,实际屏幕和背光部分功耗应该在~W左右。

机身和支架部分也同样采用快装/快拆设计,屏幕正面贴附了一张防尘贴,用支架插入显示器后固定槽即可。屏幕正面贴附了一张防尘贴纸,这个设计在近期评测的产品中并不多见。

M27T20整体采用黑色设计(走线孔为紫色),作为游戏显示器,背面设置了飞翼灯带和圆形灯带。

▼灯效部分支持多种颜色+呼吸效果

控制按钮部分采用了五维按钮——好评,相比传统多按键使用起来会更加顺手,尤其是环境较暗的时候也不需要去区分按键的位置。不过五维按键的快捷键稍显不合理,常用的亮度调节没有放在四个常用快捷键中,这希望官方可以考虑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后续固件开放四向按键快捷键的自定义功能。

M27T20的接口部分还是比较丰富的,配备了DP*1、HDMI*2、USB-C*1(支持最高90W供电)、USBTypeB*1(上行)、USB-A*2(下行)。

▼旋转升降支架,支持高度、旋转(左右各90度)、左右角度调节、俯仰调节

画质测试

M27T20采用一块27英寸快速VA液晶面板,分辨率X0,最大刷新率Hz。搭配分区Mini-LED分区背光,标称覆盖94%DCI-P色域,SDR模式下亮度nits,HDR模式下最大峰值亮度0nits。同时也支持AMDFreeSync和NVIDIAG-SYNCCompitable,除了搭配低蓝光外,背光部分在非分区背光模式下为DC调光,开启分区背光后为高频PWM调光(4.4KHz)。

画面部分这块VA屏观感不错,视角和对比度都符合VA面板一贯优秀的水平,Mini-LED广色域+高亮度背光加持下饱和度很讨眼球喜欢,实拍样张如下:

当然对于显示器而言,客观测试才更加具有说服力,测试仪器部分使用红蜘蛛、PhotometircSensor+Tektronix示波器。对于游戏显示器而言,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响应时间以及HDR效果,所以这次的测试首先是响应时间。

对于VA屏幕,很多用户习惯性的认为响应时间表现会比较差,其实这两年越来越多面板厂导入快速响应VA,虽然绝对值上相比快速响应IPS略慢,但是整体表现其实已经超越很多普通IPS产品了。M27T20OSD内响应时间分为标准、快速、超快速,从测试数据看标准模式=ODOff,快速和超快速则对应两种不同的OD调整。

实测标准模式下平均G2G时间4.98ms、最大G2G时间16.42ms,Overshot部分为0%。快速模式下,响应时间比标准模式表现更好,实测平均G2G时间4.71ms、最大G2G时间15.76ms,Overshot部分为仅在-位置测出5%,基本可以忽略Overshot问题。超快速模式下,平均G2G响应时间降低到了.91ms,最大响应时间也降低至14.24ms。部分灰阶切换出现很轻微的Overshot,不过最大Overshot也仅12%,考虑到10%~15%依旧是比较安全的阈值(视觉影响很小),个人建议直接使用最快速模式即可。

考虑到很多标称1msG2G的快速响应液晶显示器,在Overshot15%以内的时候,实际测试G2G也在2.5~ms左右,实际M27T20这块VA面板和快速IPS之间的差距其实并不大。

对于游戏玩家来说,M27T20另外一个主要的卖点就是HDR了,开启HDR后色深自动调整为10bit。PQ模式下最大有效亮度nits,最大全屏亮度nits,最小有效亮度0.nits。HDR工具也可以正常识别DisplayHDR0Tier,峰值亮度nits,最大全屏亮度nits,最小有效亮度0.nits。

分区背光部分,M27T20采用了颗Mini-LED灯珠,分区数为。实际测试分区模式为2X18,即每个分区4颗灯珠(2X2),每80X80个像素对应1个独立分区。

分区的Mini-LED实际效果还是不错的,打开分区背光后画面的动态范围提升很大,画面中黑色的区域可以变得更加纯粹(黑)。并且由于VA高对比对的特性,画面中黑色与其他区域交界位置也没有明显的光晕,在分区背光效果上VA确实比IPS有先天优势。

当然如果画面整体较为明亮,开启与关闭分区背光的视觉差异就不那么大了。想要更好利用分区背光的优势,务必在游戏中开启HDR功能,视频方面也需要选择HDR编码的视频源。

▼左分区背光打开,右分区背光关闭

M27T20采用了Mini-LED+量子点背光,实测覆盖%sRGB、98%AdobeRGB以及92%的DCI-P色域,色域覆盖方面表现不错。

光度曲线部分,在原生模式下实测光度2.2,基本和标准曲线完全匹配。不过原生模式下默认色温在8~K之间,相比标准D65的6K色温偏高一些。OSD中调整为标准模式-暖色温,实测色温在K~K之间,如果想要更接近D65的白点,推荐使用暖色温模式。

▼标准模式下光度曲线完美匹配2.2

▼标准模式下色温曲线

▼标准模式+暖色温下色温曲线

▼SDR模式下,默认对比度2:1,最大亮度.1nits。

虽然M27T20是一款游戏显示器,但是同样进行了出厂色彩校准,官方标称平均deltaE2.0。OSD菜单中提供了原生、sRGB、AdobeRGB以及DCI-P色域四种模式,实际测试四个模式下平均deltaE都小于1.5,尤其是AdobeRGB模式下平均deltaE仅0.81、最大deltaE也仅1.29,打游戏以外修图或是视频编辑也没有什么问题。

▼原生模式,平均deltaE=1.09,最大deltaE=2.58

▼sRGB模式,平均deltaE=1.6,最大deltaE=6.54

▼AdobeRGB模式,平均deltaE=0.81,最大deltaE=1.29

▼DCI-P模式,平均deltaE=1.18,最大deltaE=2.9

▼屏幕均一性方面,九点亮度差最大差异5%,色彩均一性方面最大差异7.8。

结语与选购建议

作为目前能买到的最便宜的分区Mini-LED显示器,M27T20在分区数上确实相当给力,同价位甚至更高价位产品停留在84或更少分区的时候。仅多元就可以享受到分区的体验,采用的VA面板也非常契合分区控光,DisplayHDR0Tier无论看视频还是玩游戏都是目前顶级配置。

响应时间部分一扫很多传统VA较慢的问题,标准模式下平均G2G4.98ms,超快速模式下平均G2G仅.91ms,Overshot也比较克制,个人建议日常是直接可以开超快速模式使用。当然相比FastIPS,M27T20的响应时间还是落后一点的(大约1~2ms),对于重度车枪球玩家来说FastIPS依旧是更好的选择。

不过对于普通玩家来说,.91~4.98ms的平均G2G时间使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同时VA搭配分区背光也有先天优势,个人认为这款M27T20还是很值得考虑的。

好了,本篇文章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的观看。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并在评论区留言,我是KC,我们下篇文章再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64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