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该怎么选,看完这篇就够了科技狐
年,一加7Pro凭借一块2K90HZ双曲面全面屏,几乎独领了手机行业一整年的风骚。
年,苹果推出了其下的显示器ProDisplayXDR、32英寸6Knit:bitP3色域、只是它的一个支架钱。
一块好的屏幕,就真的能让体验提升那么多嘛?一块顶级的支架,真的值那么多钱嘛?到底怎样才是一个好屏幕(显示器)呢?
新手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显示器呢?
大家好,我是老鸟,本期就来为大家科普屏幕(显示器)啦~
分为基础参数科普、选购推荐。
一硬件参数科普
面板材质
显示器的面板有很多,从最早的CRT到现在的LCD,还有可能是未来主流的OLED。
我们说说目前主流的LCD
LCD主要有两种背光源:被淘汰的CCFL和容易和LCD混淆的LED。
其中LED又包括TNIPSVA三种不同的技术,各自的优缺点用表格列出来了。
尺寸比例分辨率
显示器的尺寸很容易理解:屏幕对角线的长度。
但是同尺寸的屏幕就一样大嘛?
不是的这里就要加入第二个概念:屏幕比例,常见的有16:9、16:10、21:9、3:2、4:3等等,不同的屏幕比例,会照成显示区域(面积)不一样。
举几个例子
使用最广的16:9比例则一直被广泛的用于视频、图像。
但是像苹果一直在使用的16:10就非常适合影视后期之类的。
而像华为“新整出来的3:2就很适合文字处理工作...
但是尺寸越大就越舒服嘛,也不是的随着尺寸的加大,像素点越发的在眼前放大,这时又要加入第三个概念:分辨率
理论上,分辨率越高,显示的效果越细腻。
所以建议24吋一下的用P27吋以上的用2K及以上。
有人会说:我24吋以内的不能上4K嘛?可以
但分辨率不是越高越好的,因为分辨率越高,显示器也就越贵;而且你的硬件负荷也就越高,钱包也越发的入不敷出。
亮度对比度伽马
所有的发光源,它的发光程度都不一样,为了形容这个不同程度就有了亮度,单位为nit。
对于显示器而言,亮度当然是越高越好,因为亮度是可调的,下限大家都可以很低,但是上限就不是谁都能做到nit。
有了亮度的概念,那就会有不同的亮度,这时加入一个概念:对比度。
虽然我这么说:好像对比度只是对亮度有影响,但不是,对比度对整个视觉效果影响非常突出。对比度越大,图像就会越清晰,色彩也会越鲜明艳丽,所以也不是谁都能有:1的对比度的。
而伽马太过复杂,简单来说就是颜色和亮度之间的关系。合适的伽马值会有更好的画面细节和更真实的画面色彩,最适合伽马值为2.2。
色域色深色准
前面提到了对比度和色彩的关系,显示器对于色彩也有几个专门的参数
色域是形容显示期说能表现的颜色范围。
目前常用的色域标准有:
微软的sRGB标准
Adobe的AdobeRGB标准
美国电影行业的DCI-P3标准
美国电视标准委员会的NTSC标准
而每个标准都用%来表示覆盖范围。
tips:最大值并不是%,各标准可以换算,但不够准确,因为范围不一致,比如%sRGB=72%NTSC,但72%NTSC≠%sRGB。
色深是描述显示器颜色过渡的一个数值,单位为bit。此数值越大,颜色的过渡越自然流畅无断层有层次感。
有了色域和色深的概念后,大家可能有个疑问:
我怎么知道显示器显示的色彩和标准是否相似呢?
所以,这时就有了色准的概念,色准用△E值表示,数值越小,颜色准确度越高。
一般E<3人眼就几乎分辨不出色彩差异,但专业些的会要求E<2。
刷新率帧率响应时间
说完了色域再说说最近在手机圈一直刷屏的刷新率。刷新率是指显示器每秒刷新的次数。比如60Hz就是一秒60次。
刷新率是与分辨率制约的,一般来说,高的刷新率和分辨率不能同时存在,如果都想要,比如4K+HZ,那....看看钱包能不能满足吧。
这里补充两个点,帧率又是什么?响应时间呢?
帧率是你的显卡或者CPU渲染出来的帧数。
帧数和刷新率的关系:两者取最低值为限,比如说
显卡渲染60帧出来,而显示器的刷新率是HZ,那你最终看到的画面是60帧或者说是两次60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出现了垂直同步技术,
以及更高级的AMD的FreeSYNC和NVIDIA的G-Sync。
然后关于响应时间,是指灰阶切换的时间。
太慢(长)会造成屏幕拖影,理论上来说5ms=1/0.=每秒钟显示帧画面。
响应时间和刷新率不相同,两者虽然没什么关系,但是如果响应时间长于刷新周期,就会出现拖影、动态模糊和颜色错误这类问题。
其它
随着显示器这些基础确定后,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衍生细分。
比如为了视觉体验,出现了曲面屏;
为了使用时的舒适,出现了升降;为了照顾不同人的需要,也有了旋转;
为了使用体验,有模式选择;
为了方便,有HUB——USB接口...
这些都成为了选购显示器时的亮点,必要时甚至是刚需。
所以接下来为大家详细的说下,怎么买?
二分类推荐
首先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的,但是某一类人的需求大体是相当的。所以,我们暂时分为三类人群:
第一类是没什么需求的普通办公人群
第二类是图像/视频相关的设计师人群
第三类是游戏/电竞的国家后备体育选手们
普通人群
普通人群平时用电脑大多都是处理下办公、看看视频、打打字之类,这类也没有特别高的色域需求,也没有刷新率上的需求,更没有色准、对比度的需求。
所以建议这类需求购买ips或者VA面板的显示器,又或者为了防窥选一个自带物理反馈的TN屏?至于尺寸和分辨率,依照上面推选的最佳搭配选就好。
这一类显示器大概都在千元上下浮动。
不过,有块好一点的可以调节角度、高度甚至是旋转的,会不会更好呢?
当然,还是钱包决定论。
U1S1显示支架真的也很贵的。
图像/视频相关
如果你的工作恰好是和图像/视频相关,那很不幸,这类工作真的很烧钱。
一方面,电脑硬件要跟上软件的需求,另一方面,显示器也是大头。
一块设计师专用的显示器,应该满足:
高色域(至少%sRGB起步)
当然,色域低也不会影响创作,只是会影响你输出的结果。特别对于影楼这类来说更为致命。
高分辨率(至少满足上面说的最佳搭配)
高分辨率的作用不仅仅只是看的更清楚更精细,而是为了...拿XDR来举例
XDR的6K能让视频后期,在剪辑时实时预览的那块区域显示成完整的视频预览,而不是“最佳缩放”。
高色准(至少平均△E≤3)高色阶(8bit以上),这两个不多解释了。
不过满足上面四个需求的这么一块显示器,你猜猜最便宜的多少钱。
更何况,对于视频后期来说,一块屏幕可能真的不太够用还有第二块、第三块...
可惜,如今国内很多公司、工作室都是穷+小气,采购的都是一些垃圾屏,更不会有双屏。
所以,设计师朋友们,赶紧怒吼下!然后自己再买一块吧。
游戏/电竞
游戏部分可能还要细分一下,有人玩游戏只是在逛街(3A)看风景追求画质。
有人玩游戏不追求画质追求射来射去(FPS)飞来飞去(赛车)的速度和激情的快感。
前者我们暂时称之为头号玩家;后者称之为电竞选手。
如果你是一名头号玩家
你可能需要的是一块有高分辨率高色域尺寸大的大屏幕。对于刷新率、响应时间这类就放在其次。
有点类似于上面设计类的屏幕,但色准方面没有那么大的需求,所以看钱包行事,买一块4K的IPS大屏幕吧~
而对于电竞选手来说,画质这些不会太刻意的追求,能好则好。
所有的一切都要为流畅这个词去铺路,追求的是更高的刷新率以及更快的响应时间。
所以TN和VA面板的小屏幕(直—24吋/27吋—曲)可能更适合你。(当然VA的拖影硬伤没有办法解决)
以上是选购的推荐,没能很详细,因为我觉得如果是推荐,没有体验过,就没有资格推荐。而我一个穷鬼,只能说几种面板都用过,但不够格推荐具体型号。
所以各位真心想买的,也可以在我给的建议下,去筛选出最适合你钱包的显示器,再结合别人的测试、测评、开箱、上手视频来决定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