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APU装机方案5600G华硕重炮手

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如何装一台高性价比主机呢?今年我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直到AMD锐龙G处理器发布登录到零售市场,我发现围绕锐龙G处理器搭建一套可上可下的电脑会有一套不错的方案。这次更新的锐龙G处理器,代号“塞尚”Cezanne,基于7nm工艺、采用“Zen3”CPU架构跟“Vega”GPU架构。虽然核显方面依旧延续上一代的Vega架构设计,但是处理器性能相比上一代仅供OEM市场的G系列在处理器频率架构上都有不小的提升。在这个特殊阶段登录零售市场的锐龙G处理器无疑给玩家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这里就分享一套基于锐龙G处理器打造的主机分享,详细的介绍了配置选择理由以及针对锐龙G处理器也做了详细的测试。而且还测试了G处理器搭配RedeonRXXT显卡时的性能表现。也验证一下是否真的和很多网友说的G不适合作为过渡使用、不适合搭配独显使用的问题。希望给最近装机的小伙伴一些参考。

装机解析:

配置单:

CPU:AMD锐龙G

主板:华硕TUFGAMINGBM-PLUS(WI-FI)重炮手

内存:金士顿FURY32GBDDRMHz

SSD:金士顿NV12TB

机箱:银欣ALTAG1M白色

电源:银欣SX-PTSFX白金全模小电源

显示器:明基莫比乌斯MOBIUZEXQ2KHz

垂直风道设计的银欣ALTAG1M在桌面会是一档亮丽的风景,很好的传承了银欣经典的FT03。主板垂直安装的设计,让G1M的占地和熟悉的A4尺寸的ITX机箱相当,不过高度确实高了不少。但是这样的设计也让这款机箱可以吃下目前市面上各种巨型尺寸的非公显卡。

装机难度方面,银欣ALTAG1M采用显卡竖插的设计,主要的I/O接口都在机箱顶部。垂直风道设计,配合底部18CM的穿甲弹风扇和三面开孔的设计可以进一步帮助机箱散热。安装上并没有什么难度,就是因为接口都在机箱顶部,理线上要花些心思。

整体安装难度方面并没有什么难度,可操作空间很大。即便配合利民这样这款FS双塔散热内部也有足够的空间方便下手。整体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制作定制线长度方面,显卡供电要做的稍长一点会更方便走线。

性能表现:

性能方面,G在性能方面面对像是《CS:GO》、《LOL》或者《DATA》这类游戏还是没有什么压力的,如果是G的话,甚至可以把降低画面效果,玩一些3A游戏。所以对于游戏玩家来讲,一方面有高分辨率显示需求,一方面又想体验高刷新的话。选择锐龙G系列处理器作为过渡还是可以选择的,实测在P分辨率下像是CS:GO这样的游戏都可以在帧以上流畅运行,在搭配明基这款莫比乌斯MOBIUZEXQ2K显示器进行游戏大概也有70到80帧上下的表现。

锐龙G处理器基于“Zen3”架构的7nm制程设计。采用6核心12线程设计,基准时序3.7GHz,最大加速时钟频率高达4.6GHz,在单烤模式下最高功率可达75W。CPU-Z多核得分.1,单核.2。大哥G的性能大概可以和移动端锐龙H差不多,与锐龙X桌面端比要略差一些,所以并不能单纯的把G当作看作有核显的X。

核显方面,锐龙G搭载的RadeonRXVega核显具备7个CU,通过GPU-Z可以看到GPUClockMHz,MemoryMHz。G则是内置RadeonRXVega具备8个CU8。

通过CinebenchR15和R23测试可以看到,锐龙G的性能测试中R15测试CPU多核分数为cb,单核分数为cb。R20测试CPU多核的分,单核,R23测试CPU多核分数pts,单核分数为pts。

3DMARK最新还加入一个CPUProfile测试,通过测试可以看到G在最大线程下分数,16线程下。一直到1线程成绩都有测试,第一次用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PCMark10方面,总得分,常用基本功能,生产力,数位内容创作。

GPU单烤测试,锐龙G的GCN架构的RadeonRXVega核显,TGP功耗为44W+。通过甜甜圈FurMark测试可以看到在烤机30分钟后,核心频率稳定在MHz,显存频率MHz左右。温度方面,单烤情况下温度44℃。

CPU单烤可以看到,通过AIDA64软件进行FPU测试CPU的稳定性。可以看到通过30分钟的烤机测试可以看到锐龙G处理器功耗稳定在75W上下,主频为4.2GHz上下,处理器温度67℃。可以说在双塔散热的控制下G的温度还是比较低的。

内存通过AIDA64测试可以看到在内存超频到MHz下读写速度MB/s、MB/s、MB/s,延迟70.8ns。

金士顿NV1读写测试如图,读取1MB/s,写入MB/s。

配件选购分享:

大合照,不过机箱体积太大就没放上来。整体围绕锐龙GAPU打造,主要想做一台性能还不错的日常主机。

主要考虑性价比的原因,CPU选择的是锐龙G。G采用6核12线程设计,其实具体性能表现之前就有测试,毕竟今年三月开始就已经给OEM平台供货,这次零售端上市也让我在DIY装机方面有了更多选择。相比上一代只针对OEM的锐龙G,这次锐龙G处理器采用最新的Zen3架构,三级缓存得到了翻倍。而核显方面依旧沿用的是GCN架构的RadeonRXVega核显设计。

实际入手价格方面,G上市价格+,最近好价最低做到过0+配合华硕重炮手还有套装可选,2左右入手U+主板我觉得会是很不错的选择。性能方面G性能对标intel规格类似的i71,锐龙G性能则对标i5-这样。可能很多玩家会觉得G是锐龙X的核显版但是两者在性能方面还是有些差异的。

散热方面G与G一样都采用65W设计,随机附带的都是一颗WraithStealth原装散热器。附带的散热采用9cm风扇+全铝底座设计。对于追求超频的玩家可以考虑升级,考虑性价比以及mini主机使用的话,其实原装散热也还不错。

主板方面选择的是华硕TUFGAMINGBM-PLUS(WI-FI)重炮手,大家对于这款主板应该都非常熟悉。相比前代的BM-Plus来讲,这款主板的升级还是非常明显的。虽然看上去配置会感觉变化不大,但是整体辨识度极高。两条M.2插槽,距离CPU最近的第一个M.2插槽支持PCIe4.0X4,带有加固的PCIeX16也是支持PCIe4.0显卡的。不过如果你选择G处理器的话,其PCIe控制器还没有升级到最新版本,并不能体验PCIe4.0的速度。

MATX规格设计华硕重炮手,对于追求性价比的玩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的价格该有的都有安排,4根内存插槽设计,最高支持GB容量内存,频率最高可达MHz,更高频率的内容对于锐龙G处理器还是很重要的。

主板采用并联8相+2相Drmos供电方案,每颗SiCMOSFET可输出50A电流,8PinCPU外接供电设计,足够满足锐龙G的供电需求了。

接口方面是我选择重炮手一个很大的原因,我上手的是Wi-Fi版。多了一个Wi-Fi6无线网卡日常使用方便,而且RJ45网络接口方面,你很难想象华硕给这款+的主板还配置了2.5G有线网口。当然如果有一体式I/O挡板档次就更高了。

此外对于喜欢RGB的玩家,重炮手在主板上下也都配置了5VRGB以及12VRGB接口。

内存方面选择的是金士顿最新推出的全新FURY品牌,走的是金士顿的高端路线。FURYRenegade叛逆者系列内存作为新品内存包装都有非常大的变化,内存规格也从到MHz可选。不得不说金士顿作为内存大厂,看来也是要在DDR5来临之前秀一波肌肉。

连贴纸都是全新设计的,盔甲方面乍一看很有之前掠食者的味道。不过我上手的叛逆者版本并没有设计RGB灯光,考虑到为G的核显提供更好的支持,我选择了16Gx2DDRMHz的套条组合。

这次金士顿的叛逆者也针对锐龙平台做了优化,全新设计的FURY品牌LOGO还是蛮有特点的。

厚实的马甲设计,虽然不是RGB版本,但是对于考虑性价比以及性能的玩家来讲。金士顿叛逆者也是不错的选择。

固态方面延续了之前测试用过的金士顿NV12TB版本,本身G处理器还不支持PCIe4.0SSD。所以干脆就选择了NV1这样性价比更高的SSD产品,2TB的容量也足够很多玩家使用了。

因为机箱选择的是银欣的ALTAG1M,所以散热方面选择了利民的FSBLACKV3和一套TL-C25RGB风扇。

这套巨型双塔散热对于G应该是绰绰有余了,FS的高度方面也满足银欣G1M的最大高度需求。当然要调整一下MM的风扇才行。如果选择PA的话可能安装选择会更多。

黑化设计的FS做工方面还是很不错的,全黑色的回流焊工艺。S-FDB轴承工艺风扇。另外还有12VRGB版本可选。

装好双风扇效果,实际散热给内存预留了安装空间。所以选择上不用担心会影响散热马甲更高的内存。

电源方面选择了银欣W的SX-PTSFX白金全模小电源,其实对于这套配置选择W的SX-G或者W的SX也都是可以的。不过正好有货,我最后就拿了这颗80Plus认证的白金SFX电源。银欣是最早为玩家推出SFX以及SFX-L规格电源的厂家,这次更新的SX还是一颗比较少见的白金认证的大功率SFX电源,内部采用了稳定可靠的全日系电容设计,双滚珠轴承风扇日常也足够安静。

黑色扁平线材设计,提供了多组PCIE的6+2Pin供电设计。满足玩家上顶级显卡的需求,当然如果买得到的话。

尺寸方面**63.5超小的体积内是W的功率设计,可以看到接口方面还设计了堵头。

电源一侧是电源的全部参数设计,银欣也为玩家提供了7年质保服务,其中第一年为免费换新。

机箱方面选择的银欣的直立结构的ALTAG1M机箱,延续了FT03的经典结构,但是可以看到其内部还是有很大升级,更多的进风口设计,底部巨大的穿甲弹风扇都意味着这款机箱可以提供不错的散热表现。同款提供黑白两色可选,我选择了白色版本,整体看来这款机箱很有当年FT03的感觉。

大面积的细密滤网,在增加进风的同时,还可以减少灰尘进入。另外前置面板的I/O接口也一点不少,方便日常扩展。毕竟垂直风道的机箱,接口都设计在顶部。日常更多会通过前置I/O接口扩展。

机箱尺寸**,实际放在桌面占用的空间其实不算大。内部也提供了不错的支持,通过多功能支架可以扩展冷排或者硬盘使用。内部巨大的空间,选择尺寸更大的风冷也是不错的选择。

只是需要注意的是这款MATX规格的机箱,电源方面有些限制。需要选择SFX或者SFX-L规格电源才行,银欣最大也为玩家提供了0W的SFX-L白金全模组电源,除了我选的白金W的SX之外,还有钛金的SX-LIT可选。

加入独显后G拖后腿了吗?

目前来讲和移动端系列处理器一样,AMDG系列的三款产品目前都不支持PCIe4.0。所以在搭配最新的显卡时,性能释放上是会有一定损失。但是我觉得并不能说G拖后腿了,毕竟这些考虑都是你后期买的到显卡的顾虑,万一买不到显卡呢?

基于RDNA2架构打造的AMDRadeonRXXT,朋友很幸运拿到了一张讯景XFXRXXT海外版OC。外观风格延续了XFXRX系列显卡的设计语言,依旧采用三风扇设计。不过的版本长度得到了控制,长度只有mm,让玩家可以有更多机箱选择。

XFX显卡在灯光方面一直都很低调,侧面设计了XFXRADEONRXXT的信仰灯效。显卡厚度50mm,要略超过双槽显卡厚度。

供电方面采用了单8Pin设计,供电接口一侧也有双bios开关。

熟悉的金属背板设计,可以看到在显卡尾部也设计了大面积的开孔可以有利于空气穿过散热片来提升散热表现。

安装效果,mm的长度对于MATX机箱来讲自然毫无压力。整体配色的配色风格可谓也是相得益彰的设计了,白色的银欣机箱整体垂直风道的设计出了不错的散热之外,也给日常桌面增加了一道风景。

G原先在核显下只能勉强操作的《永劫无间》,XT在搭配明基这款莫比乌斯MOBIUZEXQ2K显示器在2K分辨率下游戏也基本有80到90帧的游戏表现。中国风的吃鸡体验其实还不错,当然如果你是G核显的情况下,还是把分辨率降到P后进行吧。搭配XFXRXXT显卡在P分辨下,游戏帧数来到了Hz上下。

作为明基专为游戏玩家打造的MOBIUZ显示器,EXQ除了为FPS/RPG/RAC游戏专设了特殊的游戏色彩模式,还同时为2.1立体声音响提供了FPS/RACG/SPG影院等多种模式,满足日常游戏娱乐的全方面需求;背面独立设置的5W低音炮,也让整体的音效更加饱满立体。

EXQ是一款27英寸、2K分辨率、Hz刷新的沉浸式游戏显示器,这样的硬件参数可以说是游戏显示器配置了。实测G搭配XT显卡在《》游戏中2K分辨率下不开光追的情况下XT大概有40帧上下的表现,在P分辨率下可以在最高特效下达到平均70帧左右。

当然玩一些像是《NBA》一类的游戏就可以无惧显卡限制了,在2K的分辨率下平均帧数一直可以在到帧上下。

在《古墓丽影》这款游戏上可以看到在P超高画质下运行自定义最高画质后平均帧数为帧,在更改分辨为*后测试游戏帧数为74帧。可以看出搭配G的XT显卡性能要比搭配X+XT性能差10%上下,可能主要还是收到PCIe4.0带宽影响吧。但是你要说未来锐龙G不适合加独显的理论我觉得是站不住脚的。

3DMARK性能对比数据,对比了在同样配置下,搭配锐龙9X和G两款CPU搭配XT的3DMARK成绩显卡测试成绩,可以看到分数其实各有来往。不过整体分数差异并没有游戏体验中那么大的分数差异。

总结

在这个特殊的阶段,无疑AMD锐龙G系列处理器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最近也可以看到像是我选择的G也一直都有好价,搭配华硕的重炮手好价2左右就可以到手。单独买G最低也做到过0+的价格,可谓当下真香U。在当下装机的情况下,我是不推荐去收那些低端显卡。因为你也不确定这些显卡是否锻炼过,而且像是那些5年左右的显卡,性能真的不足以满足当下2K甚至4K分辨率显示器的需求。真不如选择锐龙G这样的处理器,在后续阶段找机会入手显卡。

配置推荐:

在当下AMD的G系列处理器非常适合搭配想是重炮手这类配置很全、接口丰富的高性价比主板。搭配高频率内存来使用,日常轻度娱乐、办公都最适合不过了,整体价格甚至可以控制在3K+左右;

再或者也可以搭配准系统mini主机配置选择,通过DP接口扩展两台4K显示器日常使用也没太大问题。搭配像是Desktopmini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未来升级:

如果考虑未来升级显卡的话,G和G我会更推荐G。性能方面G性能会更强,基本可以和1不带K版本打平,略弱于X。虽然不支持PCIe4.0,但是搭配新显卡其实性能损失并不会很大。作为过渡以及未来升级其实都还是可以选择的。反正我不推荐现在去买老显卡过度,毕竟随时坏了你也没办法售后只能重新购置新显卡,这样的话倒不如现在直接选择核显性能还不错的AMD锐龙G处理器呢,你说呢?

欢迎评论,碰撞观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34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