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维推出了3款电视,想要科普和普及全通道
过去两三年时间里,屏幕是智能手机行业卷得最厉害的领域,从只有寥寥数款旗舰机用到了90Hz刷新率屏幕,到现在1字头的性价比机器都得标配Hz刷新率屏,其更新换代周期和全民5G手机类似。
忽如一夜春风来,高刷屏的风当然不仅是刮过智能手机和显示器,也刮到了电视领域。
在「刷新视限」创维电视春季新品品鉴会广州站上,创维壁纸电视Q53系列、守护者G53和电竞级画质大师A33亮相,贯穿这些产品的主线则是「高刷新率」。
Q53系列定位偏高端,目标受众是对家居美感有追求的中产人群。核心卖点是独立主机+无缝贴墙的分体式设计:屏幕部分可以无缝贴墙,主机部分可以放置在下方。另外声学系统同样十分优秀,Q53系列配置了14个声学单元、4颗独立功放芯片,声学系统达到了80W功率。此外,它的峰值亮度可以达到nits,色域为%DCI-P3,色准值△E达到了0.95的广播级监视器色准。
G53系列的定位较Q53系列略低,音画和家居美学表现稍低一档,当然售价也会低一些,不过没有变化的还是Hz高刷屏、Hz解码芯片,以及「满血版」HDMI2.1接口。
A33系列定位很清晰:游戏电视(电竞级画质大师)。在并不算高的售价里面,创维还是塞下了全通道Hz,杜比视界和HDR10支持,10bits色深支持,色准ΔE=1的画质表现,足够满足PS5和XBoxSeriesX等最新主机的需求。
创维的这场品鉴会让我想起了年5月发布的一加7Pro,这款以高刷新率高画质屏幕为主要卖点的手机拉开了手机行业屏幕的军备竞赛,同时配合芯片性能的进步,不少游戏开始支持90fps乃至fps模式,同时像是B站等平台,也开始支持4KHDRfps帧率的超高清高刷高对比度视频。
如果说4KHDRfps是当前影视游戏作品画质的一个高峰定义的话,那不少显示设备卡在了Hz显示这一关。
过去大概10年的时间里,我们经历了4K的普及,HDR的普及,于是现在,Hz高刷新率也开始普及了。
虽然说4KHDRHz这些参数看着简单,但实际上非常复杂,多年前我们知道HDR(高动态范围)有不同的标准,HDR10、HDR10+、杜比视界、HDRVivid等等,不同标准下的表现天差地别。同样的,Hz刷新率也不是标上去就能享受fps画面。
比如屏幕面板层面,有些低端电视会宣称支持Hz,但是往往会在宣传页面用看不清的小字解释:本电视的Hz是通过软件将60Hz渲染成Hz。翻译过来就是通过HSR、DLG等技术实现了以损失一半画质为前提的假Hz。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一件事就是关于HDMI2.1标准的语焉不详。
HDMI是常见的视频无损传输接口,如今的显示器、电视大多都配备有这一接口,HDMI2.1协议接口则支持4KHz,最高可以达到10K分辨率,上一代HDMI2.0协议接口则支持4K60Hz。HDMI协会搞了个骚操作把HDMI2.0协议接口给取消了,现在只剩下一个HDMI2.1协议,也就是说显示器厂商向协会申请产品认证,即便产品不支持4KHz等新特性,也可能会被认证为HDMI2.1接口。
所以,很多声称搭载了HDMI2.1接口的产品,实际上还是用的老接口,未必支持4KHz,10bit色深和VRR可变刷新率,传输带宽仅为18Gbps,也就是所谓的HDMI2.1TMDS;而满血版HDMI2.1(HDMI2.1FRL标准)则支持4KHz和VRR可变刷新率,传输带宽达到了48Gbps,
这就是为什么创维在活动上一再强调自己的接口是满血版HDMI2.1的原因,因为只有满血版HDMI2.1才支持真4KHz。
与此同时,真4Kfps视频超高的码率也对解码芯片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一些老旧或者低端的电视芯片,未必支持Hz解码。
综上,屏幕、接口和芯片都支持Hz,那么电视才真正可以算Hz电视,卡在哪一个地方都不行。这也是「全通道」的含义,Hz内容从游戏主机、或者U盘,再或者电视客户端播放出来,都至少要从中经历2-3道门槛,一路通畅才是「全通道」。
这就有点类似于手机市场里面提到的全链路,有些手机摄像头支持10bit色深,但是屏幕不支持,那么用户在屏幕上看到的也并非10亿色的照片,有的手机和摄像头都支持10bit色深,但是色彩管理没做好,拍出来的照片经过换算,又是在10亿色屏幕上看万色照片。
对于电视观众来说,4KHz这些特性,都属于「旦用难回」的技术。或者说,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的技术。视听技术的升级轨迹也大抵沿着这个道路向前,正如激光IMAX电影并非单纯只是银幕大,而是在色彩,分辨率,亮度和音效上的全方位超越那样。
但是电视又有所不同,相比于手机什么都自己干,和电影银幕自己啥都干不了需要外部投影,电视有时主动,有时被动。它除了客厅C位,承担家人们一起其乐融融的背景板;也是游戏主机的伴侣;更承载了手机用户的视线转移:诸如B站自制纪录片《人生一串》之类的内容,在电视端才能获得最好的观看体验。
主机游戏则是电视存在的另外重要意义,虽然只是承担显示任务,但往往多数电视在这个环节表现平平。以XboxSeriesX/S为例,现在支持fps帧率的游戏多达数十款,甚至还有零星游戏支持4Kfps,这足以说明已经有内容开始触碰到电视硬件的天花板了,而随着主机硬件的进步,游戏画质又会再次吃掉硬件性能,电视作为换机周期更长的设备,很容易就成为瓶颈。
以4K/8K超高清显示屏幕、Hz以上高刷新率、低延迟、满血版HDMI2.1接口等配置为核心的游戏电视的概念应运而生,正是这个背景。
回到这场活动上来看,创维明确表示的是A33系列和游戏强相关,算是标准的「游戏电视」,但其实更高端的G53和Q53系列也可以划归到「游戏电视」当中去,当然,后两款电视身上也可以贴上更多的标签:家居美学电视等等。
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全通道Hz贯穿整场活动,高刷新率正在自上而下地在电视市场普及开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359.html